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

作為生命橋樑的教會

經文:使徒行傳九:20~31
前言
 這一期的週末兒童營將高年級的孩子作為培育師資,當他們開始學習著如何扮演老師的角色時,大家都可以發現到,有一些新的成長在這些孩子中間浮現著,不過很多時候,因著沒有那麼緊密的相處,其實教會的大多數弟兄姊妹並不容易察覺到孩子們的轉變,有時不自覺的還是會以舊的模式與他們互動;而教會的轉變也是一樣,若非好好的停下來觀察與思考,我們並不容易意識到教會的轉變,我們都需要一座生命的橋樑,幫助我們轉化舊的思維,看見各種新的可能。

PAGE 1 改變後的掃羅無法得著眾人的接納
 一趟起先是要謀殺門徒的旅程,忽然間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此刻開始,掃羅搖身一變成為宣教師,與大馬士革的門徒住了些日子以後,他立刻在各會堂裡傳揚耶穌,說他是上帝的兒子,這樣的轉變,實在令聽見的人都難以置信,試想,當門徒們聽說今天聚會的講員是掃羅時,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那豈不是惡名昭彰的逼迫者嗎?掃羅在耶路撒冷殘害耶穌的門徒,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消息,該不會,這一場聚會是個障眼法,把大家騙到那裏去一網打盡吧!

 然而他們還是照樣的前往會堂參加聚會,而掃羅,確實就是他們口耳相傳的那一位,但所傳講出的信息,卻超乎每個人的想像,他不是應該來大馬士革殘害門徒的嗎?怎麼變成如此有能力的講員,想要與他辯駁的猶太人,沒有一個人有辦法與之對抗。掃羅的名聲,立即就傳遍大馬士革,福音愈發傳揚,敵對者也跟著很快做出反應,猶太人開始商議著要殺害掃羅,晝夜在城門守候著要殺他。

 好在猶太人要殺害掃羅的計謀被他知道,他的門徒們就利用夜間,趁著大家不注意的時候,用筐子把他從城牆上縋了下去,讓掃羅順利逃過一劫。離開大馬士革的掃羅,回到了耶路撒冷,他現在該何去何從呢?自然不可能回到原先逼迫門徒的那個群體裏去,但要與門徒建立在基督裡的團契關係,又因著他過往所做的那一切惡事,沒有任何人敢與他對話,更不願意相信他已經成為耶穌的門徒,生命轉變後的掃羅,看起來找不到任何一個群體願意接納他,未來的路究竟該何去何從呢?

PAGE 2 在今天,生命改變後的我們也不易得著他人的接納
  在台灣,一個未信者要改信,確實需要著莫大的勇氣,畢竟在他可能都還沒有完全進入教會這個信仰群體之前,來自於傳統家庭的壓力就跟著產生了,這是各教會在推動著社區事工時會遭遇的一大阻力,可能孩子們願意來到教會,家長們也確實看出教會帶給孩子們的成長與改變,但囿於傳統思維,還是很容易就踩煞車,成為他們來到教會的阻擋。但另一個角度我們得思考的,就是教會是否真的準備好接納他們了嗎?

 有的時候,從外人的眼光來看,教會是封閉的,我們常常會想要辯駁,教會不是都開著門,向大家敞開嗎?門確實是敞開的,但心卻是封閉的,在與未信者互動的過程,基督徒不自覺會呈現出一種優越感,好像我們就是有上帝恩典的一群人,你們應該要來學像我們,就可以過得更好。另一種狀況,則會浮現出一種好像恩典是我們的專利,你們是來搶奪這些資源的,所以往往教會前門開得很大,後面的洞開得更大,我們無法真實接納每一個需要上帝的弟兄姊妹。

 當我們無法接納他人的時候,恐怕真的要去面對的,是我們沒有辦法接納自己吧!我們誤以為,一定要達到某個標準,才能夠被認為配得上福音,因此看著人們領受那白白的恩典時,我們的內心出現著矛盾,他們憑什麼?所以當教會的歷史愈來愈久,組織愈來愈健全以後,用在捍衛自己權益的心力,會遠過於擔起宣教的使命,只關心整個體制的運作,卻失去被聖靈雕塑的彈性,人的心也愈來愈剛硬,因為我們從未真實感受到上帝的接納,站在這個十字路口,我們同樣不知該何去何從。

PAGE 3 上帝透過巴拿巴接納了掃羅
 就在掃羅不知該往哪裡去的時候,上帝預備的天使出現了,巴拿巴在此時參與掃羅的生命,巴拿巴兼具著信心與愛心,被稱為勸慰子的他,常給予人很大生命的成長空間,當他聽聞掃羅的事情時,很快就決定要前去接待掃羅,了解到底此時此刻的掃羅是個什麼樣的人,究竟遇上什麼很特殊的事件,讓一個人的生命能夠在短時間內起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呢?就是巴拿巴的這麼一個決定,一個踏出去的行動,讓掃羅感受到了被上帝所接納的確據。

 巴拿巴聽了掃羅的故事以後,就帶著他去見使徒,因著這橋樑,化解教會對掃羅的戒心,從懼怕中走出來,細細的聆聽,上帝在掃羅的生命究竟行了什麼樣的大事,於是,掃羅就把他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怎麼看見主,主又怎麼向他說話,他在大馬士革怎麼奉耶穌的名放膽傳道,都詳細的述說出來。於是,掃羅就正式得著耶路撒冷門徒們的接納,與他們一同傳講耶穌的信息,並和說希臘話的猶太人講論辯駁,從一位敵基督的大將,成為傳講基督的使者,確實是一段奇妙的轉變。

 掃羅的轉變,所帶來的影響力可是非常明顯的,原先那般巨大的敵人,他的出現就帶給各教會極大的不平安,單單他不再繼續逼迫教會,就已經可以帶給教會多麼大的助益,更別說他還是一位接受過完整信仰訓練的人,現在成為耶穌基督的宣教師,猶太、加利利、撒瑪利亞各處的教會都得著平安,教會愈來愈得著建造起來,得救的人數日日加增。

PAGE 4 我們已得著上帝的接納
 讓教會成為接納眾人的所在,從封閉走向開放,需要我們扮演著生命的橋樑,邀請著大家一同參與在其中,教會歷史建築修建計畫,正恰恰成為一個新的橋樑,幫助我們踏出開放的第一步,從上週有旅人因著看見海報而特地前來一探究竟,可以預期著未來將會有愈來愈多不同的族群會對這棟老房舍感覺到興趣,有旅人來參訪,就需要有弟兄姊妹扮演著解說者的角色,有時大家都誤以為自己沒有了解那麼完全,是要如何向人解說,但我們忽略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生命的關聯性,或許可以做好完整的知識傳遞,然而真實觸碰人心的,還是自身的生命經驗不是嗎?

 向人傳講福音的時候,牧者或許能夠完整的傳遞神學知識,但最重要的,仍舊是我們每一個人如何真實的與上帝會遇,從小開始一直到如今,我們還記得哪些上帝在自己生命中的工作呢?是否還記得上帝如何在我們的教會中工作呢?那份真實的感動與熱情,是值得傳遞給每一個圍繞在我們周邊的夥伴,並且帶出影響力的信息。分享福音,就是伸出那雙做為橋樑的手,讓陌生的、需要的藉著我們的熱情得以化解冷漠,並看見生命轉變的可能性。

 一個人的轉變,能夠帶出的影響力遠遠超過我們所能夠想像的,那麼,倘若是一間教會的轉變呢?或許能夠帶動著整個地區的宣教事工走出嶄新的路,而一棟具有歷史意義的老房舍修建,有機會賦予整個社區一個新的未來,讓看起來好像失去盼望的地方,重新獲得新的方向。我們不過是參與在上帝的計畫裡,學習去看他究竟要做些什麼,看他如何邀請著我們,成為那生命的橋樑,好叫人們可以因著這份恩典,得著生命的契機。

結論

 人生總在變與不變間徘迴著,每一個選擇都不那麼容易,然而上帝的行動卻遠超過於任何人的想像,掃羅的謀殺之旅轉而成為宣教之旅,不僅是他個人生命的轉變,更因著巴拿巴扮演著橋梁,教會也隨之改變了,宣教的境界更加開闊了,一個人所能夠帶出的價值,超乎眾人的想像,我們,正站立在上帝邀請的關鍵時刻,學習去分享,去成為生命的橋樑,上帝的豐富將會在我們眾人的身上,真實的彰顯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