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使徒行傳九:32~43
前言
人總是喜歡新鮮的東西,漁船為了保鮮,需要大量的冰塊,好讓魚能夠維持鮮度;煩悶的生活,也總是需要些新的刺激,否則一旦無法保鮮,生命就好似行屍走肉一般。而上帝對我們來說,會是永遠保鮮的嗎?人很容易用一種無形的框架去限制上帝、限制教會,不知不覺中,就淪為偶像崇拜,不容他人打破自己所建構出來的價值體系,任何上帝新鮮的行動,都會遭致抗拒,不願意突破,讓我們的信仰失去動力,教會不再保鮮。
PAGE 1 初代教會面對著需要走出去的挑戰
好不容易藉著巴拿巴的協助,終能夠讓轉變生命後的掃羅得著教會的接納,但很明顯的,無論從傳統的猶太宗教體制,一直到耶路撒冷的初代教會,都持續受到上帝自己宣教工作的衝擊,邀請著教會走出既定的框架,去看見更為廣大的可能性。就在此時,因著教會的擴張愈來愈迅速,各地都發出著牧養的需要,彼得正為著眾信徒四處奔波著,一刻也不得閒,每個不同的地區,都呈現著不同的特質,信徒也有著不同的需要,但唯一相同的,就是上帝透過這些需要,邀請著教會跨出新的步伐。
在呂大,有一個躺在褥子上八年的以尼雅,因著身體的缺陷,無法被整個信仰群體所接納,他所等候的醫治,除了身體的疾病之外,更要緊的,是被上帝所接納,被大家所接納。隨著彼得來到這裡,立即對他說:「以尼雅,耶穌基督醫好你了,起來!整理你的褥子吧!」這一句「起來」的宣告,帶有著醫治的能力,以尼雅得以重獲新生,真實的從褥子站立起來。隨著消息散布開來,住在呂大和沙崙的人,凡看見以尼雅的見證,就紛紛歸向主。
當彼得在呂大行神蹟的消息被散播之後,鄰近於呂大的約帕,來了兩個拜訪他的人,央求著他:「請快到我們那裏去,不要耽延。」可見彼得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停留在單一地區,因為需要上帝恩典的人們實在太多,每一個需要,對彼得來說都是一次跨越的行動,而他更不僅是代表自己而已,是整體教會都因著宣教行動不斷的走出框架。從巴拿巴走出來接納掃羅開始,彼得走出來到各地傳揚福音,每一步都不容易,但就在這戰戰競競的每一步,挑戰著教會不再自我受限,學習經歷上帝的行動。
PAGE 2 在今天,教會仍舊面對著需要走出去的挑戰
「開放」、「走出去」始終是每一代教會都不斷需要學習的功課,隨著教會的狀況愈來愈穩定,設備愈來愈齊全以後,不知不覺的,就算教會再怎麼想要把圍牆敲掉,那無形的高牆仍舊矗立在教會與他人中間。當然我們會不服氣的說,很多教會不是竭力在做各種宣教工作嗎?從以前到現在,傳福音不是教會最重要的使命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或多或少,我們可能都曾聽見過類似的說法,教會已經夠開放了,人家不走進教會是他們的問題,或者把責任推給上帝,我們就做能做的,至於到底上帝怎麼感動人,就是上帝的事情了。
一個最矛盾的問題,來自於到底這件事是人自己想要做的,還是上帝要我們做的?或許可以這麼反問,教會所做的服事,到底是滿足於一種我有做,就意味著可以交差,還是發自我們每個人內心的一種展現。太多時候我們看待服事,都帶著一種自我滿足與比較心態,以致於我們沒有辦法真實的與人站在一起,教會沒有辦法真實的與社區站在一起,那道無形的高牆,才會隔在人與人的中間,甚至做得更多,那道牆就被築得愈來愈高。
教會要打破框架,起點必然是我們需要從自身做起,學習打破習以為常的陋習,而這些軟弱,卻是我們自己很難有辦法意識的。台東作為一個移民社會,隨著早期的長輩們來到此地,一磚一瓦的打拼以後,慢慢的生活得以改善,教會也隨之建立起來。然而一代又一代過去以後,我們有著穩定的生活,卻不容易注意到整個社會仍舊是流動著,長期在本地生活著的族群,與新移入的族群,始終很難找出一個共生的平衡點,也因此,我們無法攜手影響著整體文化,跨出新的步伐。
PAGE 3 上帝推動著彼得跨出新的步伐
很特別的,這個來自於約帕的訊息,是關係到一位女性門徒,在男性與女性無法平起平坐的社會結構裡,自然教會裡也是男性的聲音遠大於女性。但約帕的大比大,又稱做多加,她廣行著各樣善事,賙濟需要的人,陪伴那些最為弱勢的寡婦,她的生命見證,得著了眾人的肯定。一天,她忽然患病死了,這讓大家感覺到十分悲傷,有人把她清洗後,放在樓上。恰好彼得在呂大的消息傳至,眾人興奮異常,才對生命的消逝感覺到絕望,新的盼望隨之到來了。
彼得和他們同去,一到約帕,就有人領他上樓。映入眼簾的,是一群素來蒙受多加照顧的寡婦內心十分的悲傷,站在那裏一直哭著,她們拿多加所做的內衣外衣給彼得看,讓彼得深受著感動。於是,彼得叫她們都出去,跪下禱告,轉身對著屍體說:「大比大,起來!」她就睜開眼睛,看見彼得,於是坐了起來。彼得伸手扶她起來,叫那些聖徒和寡婦都進來,把多加活活地交給他們。這事立即傳遍了約帕,許多人更因此信了主,接著,彼得在皮革匠西門的家停留下來,結出許多宣教的果實。
從在呂大的以尼雅開始,那癱瘓的得著醫好,一直到多加恢復了生命,上帝的行動始終超越眾人的想像,而彼得,不過是回應著每一個來自於宣教的邀請,打破諸多的限制而已。碰觸死人,自然是不潔淨,而居住在皮革匠的家,更是另一種的不潔淨,彼得的行動,宣告著上帝已經打破那禮儀的藩籬,教會持續更新著,從內在的生命轉變,一直到外在的宗教禮儀,一個鮮活的教會,持續向整個世代做出見證。
PAGE 4 上帝已經帶領著我們走出新的步伐
二十年前,因著聽聞有人欲將高安診所買去做營業用途,催促著教會勇敢地將其買下,十多年來,每個弟兄姊妹無不用心接待客旅,東奔西跑的募款,終能夠將所有的債務清償一空,成為眾教會間一份美好的見證。二十年後,我們看似又面對著相同的課題,但這一次,因著上帝在過去這二十年的帶領,教會有著不同的成長,與社區的關聯更加深化,挖掘出來的歷史資產更為豐富,唯一相同的,僅有教會在每個不同的時間點都學習仰賴上帝的帶領,實踐出來的,將會帶出截然不同的成果。
愈來愈多社區的居民,投入參與在歷史建築的著色活動裡;也愈來愈多不同的資源,開始主動的向教會提起自己能夠做些什麼;更有愈來愈多起先不相干的人們,在大家的介紹之下,紛紛前來這裡認識與了解,原先跟教會看似為兩條平行線,如今卻有新的關聯。教會不是我們的私有財,而是屬於整個社會的公共財,作為一個基督徒,同樣不僅是在教會裡認真服事,得著人的稱讚就好,更要緊的是,如何讓我們的出現,帶給周遭不同的風氣、不同的文化。
鮮活的教會,是不斷開放、不斷成長的教會,教會太容易循著過往的慣例行事,以前都這麼做,所以現在也這麼做,久而久之,忽略到底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做。這讓我們把焦點置放於事情有沒有做好,遠勝於人的需要是什麼;宣教淪為例行公事的操演,缺乏著對使命的熱情,帶出的信息自然無法感動人,當我們不再被上帝的靈所感動,教會就愈來愈僵硬,失去生命力了。
結論
每一個宣教的行動,都需要回到起初的根源,究竟上帝賦予我們的使命是什麼?我們當時為什麼那樣回應,而今天,我們會如何持續的活出來呢?一間鮮活的教會,富有反省力與生命力,這是通過每一個弟兄姊妹共同建造出來的成果,從掃羅到巴拿巴,再到彼得,上帝持續打破著許多框架,恢復人與上帝的關係,更讓教會成為每個人得以具體經歷福音的見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