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打破規矩的耶穌

經文:路加福音五:1226
前言
  在台灣幾乎每到選舉就會遇到一種群體與群體間的張力與撕裂,人與人說話的時候都要非常小心,深怕遇到了與自己站在對立方的人,就會起一番激烈的爭論,以致於我們總會告訴他人,不要談政治好不好,其實問題不在於政治,因為政治討論的就是整個群體的事務,這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問題在於我們社會裡缺乏彼此尊重的態度,以及眼光都不是放在為整個社會追求更高的價值,在意的只是我這個群體內的利益關係,坦白說,不是只有政治圈是如此,教會內,一樣都要面對這個問題,從耶穌的時代,到今日,都沒有改變。


PAGE 1 有疾病的人難以被群體接納
  痲瘋病,總是令人聞之色變,無論在什麼地方,當一個痲瘋病人出現的時候,旁邊的人一定閃得遠遠的,因為大家深信,這人一定犯了什麼罪,才會遭到上帝的刑罰,讓他染上痲瘋病,要是接近他,不小心碰觸到的話,也會被視為不潔淨,被隔絕在整個信仰群體之外,這可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有一天,耶穌依舊向人傳福音,他的名聲愈來愈響亮,凡是他出現的地方,一定都圍著團團的人群,但不知怎麼了,有一個痲瘋病人向耶穌所在的方向走了過來。

  他一步一步朝著耶穌走過來,每個人心裡面都在滴咕,他在做什麼!叫他走開好嘛!每個人心裡想的都一樣,這人不應該出現在這裡的,誰去把他趕走好嗎?可是沒有一個人敢付諸行動,而且當他愈來愈靠近,旁人就離他愈來愈遠,每個人能閃多遠就閃多遠,卻沒有人注意到,耶穌呢?只見耶穌一步也不動搖的停在原地,等候著這位痲瘋病人走到他面前,旁邊的人一直乾著急,老師為什麼不離開?他們只能夠遠遠地偷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那位痲瘋病人來到耶穌面前,俯伏在地對祂說:「主啊,你若肯的話,就讓我潔淨吧!」耶穌回應了他:「我肯,你潔淨了吧!」很快的,這人身上的痲瘋病全都消失了,耶穌知道以色列的規矩,就告訴他趕快去讓祭司察看,讓他為你作證已經得潔淨了,並且照摩西所吩咐的獻上祭物,給眾人作為證據。一個得到痲瘋病的人,就宛如被貼上一個難以磨滅的標籤,不被眾人所接納,被隔絕於整個信仰群體之外,而更嚴重的影響是,他自己也會愈來愈不接納自己,覺得自己就是個沒有價值、不配的人,離群索居,獨自一人的邁向滅亡。

PAGE 2 在今天,很多人也難以被群體接納
  排擠他人,似乎是個在社會上經常出現的狀況,從學校裡小朋友、青少年,就常聽到有孩子因為一些特殊現象,導致被同學排擠,嚴重的時候還會讓孩子不願意上學,不斷跟父母親要求是否可以轉學;成年以後,當然更嚴重的就是把一些我們認為有問題,違反社會秩序的人都排擠在某個地方,藉由看不見他們,來塑造出一種和平的假象,這種思考發展最明顯的方法就是監獄,把有犯罪的人隔離在社會之外,只不過除了有形的監獄以外,我們也習慣運用些無形的牢籠,捍衛自己習以為常的生活圈。

  一個團體運作的時間久了,就會產生內部的文化,以及塑造出一種運作的模式,漸漸的,不習慣這種文化的人就會離開,留下來的,都是同質性非常高的夥伴,所有的活動,都會針對於在這團體內的人,久而久之,這樣的團體就成了俱樂部,很難有不同文化的人加入,時間拉得愈長,團體就會愈來愈失去吸引力,走向滅亡或再生的關鍵點。眼光只看內部,就是滅亡,但要往外看,就得面對很多權益的犧牲,很多不同的意見與挑戰,可能會有衝突,也會有人離開,但也只有如此,團體才有再生的機會。

  普遍上來說,我們都屬於整個社會群體裡的大多數,因此在這個群體裡,我們是安全的,卻也因著這樣,我們不會去想到那些相對弱勢的人到底需要些什麼,我們只想要捍衛自己的權益,不願意做出犧牲。教會在每個時代面對最大的挑戰也就在於此,當我們高喊著耶穌基督是愛的時候,心裡卻仍然只想著自己的欠缺,極力的說服自己能力不夠,所以沒辦法對身邊軟弱的人伸出援手,如果不能夠在他人的軟弱上看見自己的責任,還能夠如何向人說我們是跟隨基督的門徒呢?

PAGE 3 耶穌樹立了群體的榜樣
  很特別的,相對於這些選擇隔離痲瘋病的人群,有幾個人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在他們中間有一個癱子,成天躺臥在褥子上,照理來說,他應該就像是染上痲瘋病的人一樣,被眾人棄絕,只能仰望著什麼時候有善心人士出現可以賞他幾口飯吃,可是他的命運卻不是如此,他有了幾個好朋友,這些朋友們完全願意為了他兩肋插刀,他們聽說了有一位耶穌來到各地教導人,具有特別的能力,就打算要帶這位癱子朋友去見耶穌,到了會場看見人山人海,找不到方法接近耶穌,只好想出個奇異的點子,爬上屋頂,從瓦間把癱子用褥子送到了耶穌面前。

  會場中的人,無一不被眼前的場景嚇了一跳,怎麼會有人破壞了敬拜的規矩呢?場中有文士及法利賽人這些不懷好意來監視的角色在,他們正是那種想要維護舊秩序的守衛者,想要監控耶穌到底都做些什麼,講些什麼,竟然目睹了這一幕,真是讓他們心裡一肚子火要燒起來,剛想要出口趕走這人,不料耶穌先出聲了,看見這群朋友們彼此扶持的信心,耶穌對這癱子說:「你的罪赦了。」這下文士跟法利賽人再也忍不住了,彼此議論這人到底是誰,說了褻瀆的話,因為除了上帝以外,沒有人能夠赦罪。

  他們深信一個人若不是犯了罪,上帝不會讓他遭遇這麼大的病痛,因此耶穌的作法,對守護舊秩序的人來說是一種褻瀆,他們的看法是,這犯了罪的人不配得上帝的恩典,應該離開這個會場,然而耶穌卻樹立了一個信仰群體的新典範,是因著這群朋友沒有放棄,不看軟弱為羞恥,不離不棄的陪伴,使得耶穌對癱子說:「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當下,那人隨即站了起來,恢復健康,拿著褥子,歡欣鼓舞的與他的朋友們相聚,在場的所有人都感覺到驚奇,歸榮耀給上帝,彼此說:「我們看見不尋常的事了!」

PAGE 4 我們已成為新的群體
  一個小群體成為了大群體的模範,唯一的差別就是這個連結在癱子身上的群體,他們所重視的是人的需要,而不是只想到我們自己的榮耀,相反地,那個文士及法利賽人極力要維護的舊群體,重視的就是自己的榮耀,而非人的需要。對今天的教會來說,我們同樣面對這個挑戰,到底我們來到教會裡,是只看見在這裡很好,因為我屬於這個群體,所以我能夠享受,能夠分享這個群體所為我代來的一切好處,還是我在這裡真實看見了他人的需要,願意出點子、出力,竭盡所能的要把軟弱的肢體帶到耶穌的面前。

  這禮拜我們共同從病床施洗的見證裡學習到了一個新的功課,耶穌永遠與軟弱的人同在,並且注視著他們的需要,關鍵是,我們是否真的把一個人靈魂的得救放在心上呢?還是我們來教會依舊只是一種習慣,成為一種享受,至於要做些什麼服事,有什麼信仰的行動都與我們沒什麼關係,反正那是牧者、長執同工的責任,就當我們這麼想的時候,其實不知不覺的,我們已經把很多軟弱的肢體推離了教會的大門,我們有限的眼光沒有辦法趕上耶穌的行動,但聖經給予了我們一個機會,告訴我們耶穌的眼光,邀請我們戴上這副眼鏡,來看待我們熟悉的世界。

  藉著耶穌的行動,我們成了一個新的群體,是因著我們的軟弱與缺乏,我們得以連結在耶穌基督身上,見證著祂在我們生命中奇妙的作為,有時我們的心都很大,一次就希望看見大群體的轉變,當他人沒有跟上的時候,我們就想要把人隔絕在外,其實信仰裡最保貴的,就是耶穌在每一個因軟弱連結的小群體裡面,當我們兩三人共同為著彼此的需要禱告,互相扶持的時候,耶穌會看見我們的信心,並且行出那不尋常的事情,帶給我們新的盼望。

結論

  我們被聚集成為一個信仰群體,不是為了關在自己的牢籠裡互相取暖,拒絕他人的參與,而是為了看見彼此的缺乏,清楚知道人的有限,懂得將一切全然的帶到耶穌基督面前。祂的眼裡,看見的不是一個有罪的人應該要被隔離、被刑罰,而是一個殘缺的生命需要耶穌基督來整全,恢復上帝起初創造的價值,我們是一個需要幫助的人,需要戴上這副新的眼鏡,讓原先模糊不清的視線再度定焦,使群體得著再生的新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