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路加福音五:27~38
前言
一台大車如果配小引擎的話,恐怕就會虛耗很多油料,卻又跑不太動,相反地,如果小車配上大引擎,又怕馬力太足,輕輕一催就好像快要飛起來一樣,我們都知道,車子要配上剛好的引擎,才能發揮它最大的效能。那麼一個信仰群體呢?我們在其中的人如何認知教會是大是小呢?耶穌所看見的教會,遠比我們所想像中的大很多,但往往最大的阻礙,就來自於人的眼光,總是認為教會應該沒那麼大,所以就不知不覺阻止耶穌傳福音的行動。
PAGE 1 法利賽人與文士們責備耶穌福音的行動
癱子在耶穌面前得著醫治之後,興奮的與他的朋友們走出會堂慶祝去了,但遠遠的在稅關坐著一個形影孤單的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原來這是一個名叫利未的稅吏,稅吏顧名思義就是負責收稅的人,他們為羅馬政府工作,向百姓徵收稅賦以後繳回國庫,不過收稅的人往往向百姓多收了許多不該收的稅額,羅馬政府對這件事情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因為他們的目標只是要統治上可以方便就好了,想當然,百姓對這群稅吏是恨得牙癢癢的,連靠近他們都不想,久而久之,利未「窮得只剩下錢」,一個朋友都沒有。
擁有很多的財富,卻沒有朋友,利未看著那幾乎什麼都沒有的癱子,卻擁有朋友,心裡是何等的羨慕,忽然間,會堂裡面的聚會結束了,耶穌向外走出來,跟著一群人,利未故意低下頭去,因為反正他們也不會向他打招呼,這麼長久的時間來,早就習慣了,但他的內心裡是有些期待的。忽然間,耶穌看見了利未,對他說:「來跟從我!」利未一聽見耶穌對他的呼喊,連忙撇下了手邊所有的一切,起來跟從耶穌,並且邀請著耶穌到他家裡面去大擺筵席,他的稅吏同事們,也全都來了,因為這是一個不尋常的聚會。
法利賽人與文士看見了這一幕,就對耶穌的門徒發怨言:「你們為什麼跟稅吏和罪人一同吃喝呢?」這明明就是一群不受歡迎而且有罪的人,是受到社會所鄙視與排斥的人,一個老師去赴這個聚會,在過往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結果這樣的對話被耶穌聽見了,耶穌回答他們說:「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不是來召義人悔改,而是召罪人悔改。」這一路過來,耶穌接近痲瘋病人、躺在褥子上的癱子,還有稅吏,都是一群被社會與信仰群體隔離的人,難怪耶穌的行動引來法利賽人他們的質疑。
PAGE 2 在今天,我們也常阻止傳福音的行動
在教會裡聚集的我們,總會說教會存在的使命就是要傳福音,為此我們常常辦了很多研討會,接受裝備與造就,發展出很多行動口號,希望能夠把福音廣傳出去,可是當人真的進來教會以後,挑戰才開始產生,如果今天進入教會的人群,就像耶穌所帶進來的,是痲瘋病人、是癱子以及稅吏,我們是否還願意敞開心來接受呢?很多時候,當我們看著進來教會的社區孩子,留下來了許多空的瓶瓶罐罐,把四周環境弄的亂七八糟的時候,要那麼敞開心接納還真是不簡單啊!
我們為了防止這種現象,就開始會想很多規矩來限制這些孩子進來教會,可是仔細一想,當規矩愈來愈多,確實環境可以保持清潔,但孩子就被拒於牆外了,原來在我們的心裡面,都有法利賽人的思想在作祟,一不小心,就阻擋耶穌傳福音的腳步了。法利賽人的遺毒,就是一種讓我們誤以為自己是基督徒所以比較好,然後去指責別人的一種習性,當我們在指責著孩子亂丟垃圾的同時,很多時候我們使用教會的公共設施卻也沒好好的維護,或者使用完場地沒有關燈跟整理,這豈不也是一種五十步笑百步的情形嗎?
阻止耶穌傳福音最大的敵人,就是潛藏在我們內心裡面的罪,我們誤以為自己接受了耶穌,就比別人高了一等,誤以為自己所說、所行都是對的,總是要求別人要跟自己一樣,那種千錯萬錯都不是我的錯,而是他人的錯的概念,讓我們忘記了,自己不過是個罪人,能夠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也跟這些痲瘋病人、癱子、稅吏都什麼兩樣,耶穌是我們的朋友,但耶穌也是他們的朋友。
PAGE 3 耶穌塑造傳福音的新群體
法利賽人與耶穌之間一直有種力量在拉扯,法利賽人想要維護著信仰的秩序,而他們相信耶穌是要來打破這秩序,造成混亂的,所以千方百計的要阻擾耶穌的行動,但他們永遠無法理解的,是耶穌眼裡所看見的,舊秩序已經到了一個極限,需要建立一個傳福音的新群體來更新。接續著法利賽人質疑著耶穌的門徒為什麼不禁食,因為在猶太人的信仰傳統裡,禁食是一種很重要的信仰表達,施洗約翰也用禁食來對門徒作信仰的操練。
耶穌卻以回答他們,當你們赴一場婚宴,迎接這麼大的喜事時,這時候怎麼會禁食呢?祂所要告訴眾人的,祂就是那位新郎,上帝差遣祂來到世界,為要建立一個新的群體,這就是一件令人喜樂的消息,唯有等到新郎被帶走的時候,那時門徒們就要開始學習禁食的功課了。進一步的,耶穌用了一個比喻來回答法利賽人的問題,他說:「沒有人把新衣服撕下一塊來補在舊衣服上,若是這樣,會把新的撕裂了;同樣的,也沒有人會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若是這樣,新酒會脹破皮袋,新酒必須要放在新皮袋裡。」
這是一個很簡單理解的道理,因為新布的拉力會比舊的布大,所以拿新的布去補舊的衣服,整個破洞會被拉大;而新的酒放在羊皮袋裡,新酒一樣會發酵,有張力,會把舊的皮袋撕裂。耶穌這樣的回答,為的是要告訴眾人,我們的信仰需要不斷地更新,但人們卻可能習慣喝陳年的酒,猶太人社會邁入一個不想要接受新事物,不想接受刺激的時期,導致著一旦那些被「認定」的罪人可以得到耶穌的恩典時,群起反對的聲浪非常大,無論如何,耶穌的行動告訴眾人,一個新群體要誕生了,這是一個抉擇與改變的關鍵,更是生命最大的福音。
PAGE 4 我們已被建造為新群體
人多半想要求穩定,可是儘管我們不變,世界卻仍舊是在變動的,這就好比我們開車的時候,儘管走在平路的時候感覺起來穩定比較不耗油,但其實它仍舊是需要動能的,什麼時候可以不用耗油呢?當然就是走下坡的時候,幾乎可以不用任何動能就順著坡度往下墜,這不就是我們的生命嗎?要墮落一點都不用費力,隨著罪的試探而行,速度會非常的快,若是我們想要維持穩定,就依舊需要向上的力量,需要尋求耶穌基督的帶領。
神學家討論教會這個主題的時候,非常清楚的說教會是個有生命的有機體,它不是毫無生命冷冰冰的建築物,既然是個有生命的群體,就代表著它一直在變動,會有新的人進來,也會有人遷移,在每個人的腦海裡,都有著對教會的想像,到底我們的教會有多少人呢?這答案隨著每個人的定義而有所不同,一個很大的挑戰是,當我們在規劃團契或者教會事工的時候,到底是以多少人去衡量,常常教會遇到的困境時,作決策的人想像的跟實際的狀況有所落差,這就導致著我們在傳福音的腳步上會出現不協調。
耶穌所要建造的新群體是一個不斷更新的團契,但是要接納新的人,或者那些看起來弱勢的人進來教會,我們最大的挑戰就是得學習捨棄的功課,學習犧牲與分享自己已經擁有的恩典讓給那些還未認識耶穌,或者被隔絕在主要群體之外的人,這是不容易的,因為人很容易只看見自己少的,而沒有看自己所擁有的,所以我們會緊緊抓著既有的利益不放,但耶穌告訴我們,只有抓住祂,我們才能夠更新,讓祂來塑造我們,把新酒放在新布袋裡,隨著時間慢慢發酵與成長,顯露出生命的香氣。
結論
一個有生命的群體是隨著聖靈的引導不斷更新變化的,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每個人需要被聖靈更新,藉由每一個人生命的見證,我們得著鼓勵,也幫助我們看見一個更大的新視野,其實教會比我們想像的更大,上帝的恩典也比我們想像的更多,我們對耶穌基督的認識需要不斷增加,其實祂比我們更加清楚自己的能耐,也已經把最適合我們的使命託付了,就待我們勇敢的回應,如同利未一般,撇下一切永遠的跟隨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