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使徒行傳十八:1~17
前言
過去我們常聽到,教會需要在社會中扮演先知的角色,這並不是說教會具有什麼特殊的能力,能夠未卜先知,而是因著教會扮演著關顧生命,關顧社區的角色,能夠更為深刻認識在地的需要,看見每一個軟弱的肢體,進而發展出關顧的事工,就好像預先走在他人前面一般。要扮演先知的角色,常隨之而來的是不被理解、被否定,很多時候教會會感覺到自己好像快走不下去,除了倚靠上帝以外別無他途。保羅的宣教旅程,正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在這種無力感中徘徊,真實經歷上帝恩典供應與陶造的過程。
PAGE 1 保羅因傳講福音遭遇的挫折而感覺到無力
離開雅典來到哥林多後,保羅去到亞居拉和百基拉那裏,與他們一起製造帳棚為業,哥林多是個海港商業大城,從羅馬帝國各處來到此經商的人絡繹不絕,人們期待著追求快速致富而改善自己的社經地位,此種暴發戶的心態,使得哥林多充斥著競爭,大家不擇手段的追逐財富、權力。附近的地峽運動會舉行之際,四處往來的客旅將旅館擠得水泄不通,因此帳篷的需求就產生了。保羅藉著這個行業,能夠自然與來自帝國各處的人們對談,認識他們的文化與想法,並進一步地與他們討論信仰。
保羅最重要的使命還是宣教,選擇製造帳棚為業,就是為著適應希臘化的環境,每逢安息日,他同樣在會堂裡與人辯論,勸導猶太人和希臘人。過了一段時日後,西拉和提摩太從馬其頓來到哥林多與他會合,再度開始他們在會堂中的服事,他們仍舊專心宣講一個重要的核心信息:耶穌是基督。然而,猶太人再次抗拒著保羅,甚至出言毀謗,這使得保羅非常的生氣,抖掉衣裳的灰塵,對他們說:「你們的罪歸到你們自己的頭上,與我無干。從今以後,我要往外邦人那裡去。」
一次又一次的拒絕、毀謗,確實讓擔任宣教使命的保羅感覺到無力,憤怒呈現出他內心的狀態。面對著整個大環境的不利,人們眼裡只有財富與權力,信仰逐漸淪為工具時,福音的信息為要挽回人的生命,再次去尋找那位創造人生命氣息的上帝。於是保羅決心要離開猶太人,搬離了亞居拉的住處,去到參與猶太會堂的外邦人提多猶士都的家,藉著新的人脈開展,得以找到接觸外邦人的機會。
PAGE 2 在今日,我們也常因傳講福音面臨的挫折而感覺無力
一個宣教師所承受的壓力是巨大的,尤其在長期為人所拒絕、不被理解的狀態下,很容易就會被無力感所壓垮,進而表達出憤怒的情緒。這也是當我們每次在思考是否要與人分享福音的時候,最令人裹足不前的理由,那就是害怕被拒絕,一次兩次以後,就愈來愈退縮,不敢再往前走了。確實,福音的信息通常對於當代世界是一個顛覆性的思維,是一個大多數人不會選擇要如此行的選擇,因此宣教師的背影往往是孤單的,需要披荊斬棘走一條不被人理解與認可的路。
創造性的思維,挑戰的是人畏懼冒險,只想躲在自己安全範圍內的心態,因此每當一個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宣教行動展開之際,總會遭來他人的否定。觀察上週所進行的傳道師訓練,察覺到一個令人憂心的現象,那就是普遍來說,傳道者只習於處理教會內的事務,就已經感覺應接不暇,更別說到底要如何帶領教會走出門外,與普羅大眾對話,甚至傳講福音信息了。這造成教會所推動的宣教事工,只是跟在社會的潮流之後,感覺怎麼樣都追不上,最後僅能夠關起門來高談闊論,信仰僅淪為空談罷了。
透過松年事工部借用教會場地舉辦一場很好的講座,我們認識了一位宣教師的故事,即便他仍未是一位信徒,但毫無疑問的,他的行動顯明出宣教師的生命。為著實踐心中的理想,他選擇舉家遷移到偏遠的山區,將自己的專業付出在這塊土地真實的需要。聽見這個故事時,除了感動之外,我們還看見什麼呢?曾幾何時,那些被我們認為是基督徒會彰顯出來的生命,同樣已經在非信者的身上見證出來,今日教會所傳講的福音,還能夠帶領弟兄姊妹活出耶穌基督的生命嗎?
PAGE 3 上帝帶領保羅繼續走在宣教的道路
夜間,保羅再次領受著異象:「不要怕,只管講,不要沈默,有我與你同在,沒有人會下手害你,因為在這城裡有許多屬我的人。」上帝的話語,對每一個他的僕人永遠是最大的鼓勵,這讓保羅能夠繼續堅持走在宣教的道路上。於是他在那裡又住了一年六個月,將上帝的道教導他們,繼續結出許多宣教的果實來。當然,這段時間保羅所遭遇的困難是一天都沒有少過,但當他深刻地與上帝連結之際,那份從上帝而來的動能,幫助他得以勝過內心的焦慮與挫折感。
後來迦流做亞該亞省長的時候,猶太人再次齊心要攻擊保羅,把他拉到法庭,說:「這個人教唆人不按著律法敬拜上帝。」又一次的,保羅被控訴著,但出人意外的,保羅都還沒有開口,迦流就對猶太人說:「你們這些猶太人哪!如果是為冤旺或奸惡的事,我理當耐性聽你們。既然你們所爭論的是關乎用字、名目和你們的律法,你們自己去辦吧!這樣的事我不願意審問。」於是,迦流就將這群猶太人逐出了法庭。
這樣的局勢演變,就確實如同上帝的話所鼓勵保羅的,在這城裡有許多屬我的人,上帝扮演著萬事背後的導演,安排著每一個不同的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成就他自己所要做的工作。這段日子以來,保羅內心的感受是十分強烈的,從隻身一人率先在此地宣教,等候著西拉和提摩太會合,卻又遭遇到很大的抗拒,讓他心裡不免感到灰心,但上帝話語的保證,再次堅定的臨在他身上,也推動著他,繼續堅持向前宣教,這一路,上帝都會同行陪伴著,讓保羅不致絕望,也不致缺乏。
PAGE 4 我們繼續走在宣教的道路
持續走在上帝所安排的道路上,確實就會看見宣教的果實。上週看見比過去多了一倍的兒少參與獻詩,讓我們真的能夠感受到,一直以來推動的兒少事工,慢慢開始累積出了成果。進一步的,今年暑假的夏季學校,我們又預備著要迎來超過一百多位的小朋友,除了教會各團契的支援外,這次特別招收小朋友的家長擔任志工媽媽,升上國中的孩子,則邀請他們學習擔任志工老師。一個良性的文化循環,開始於整個社區中擴散,這實在是幾年前很難想像得到的發展,上帝的同在,再次鼓勵我們堅定走在宣教的道路上。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禮拜松年事工部的講座結束後,我們帶著講員余醫師參訪老屋,除了更進一步認識他所推動的在宅醫療外,教會也分享著在社區中推動的各項事工。在宅醫療在台灣是個非常新的思維,被人們認為醫療資源欠缺的台東,卻反過來成為最適合推動在宅醫療的地方,我們詢問著,教會能夠做些什麼?余醫師告訴我們,教會能夠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因著弟兄姊妹會彼此關心探訪,牧師可以去判斷,什麼樣的狀況需要接受在宅醫療,需要醫師的協助,只要適合的傳達,他們就可以連結起來,提供給老人家適當的服務。
因此,我們馬上介紹偏遠山區的家庭讓余醫師認識,安排時間過去探視,也讓需要諮詢者能夠與他對話。晚上,余醫師再告訴我們,他正在思考看看能否每個月安排一次禮拜天的半天,來到老屋開設「在宅咖啡館」,提供大家諮詢,慢慢的連結起成功的在地資源,建構一個在宅醫療網絡。這實在是一個超乎想像的好消息,我們正在嘗試攜手合作,一起打造一個關顧社區、關顧生命的夢,讓生命的價值得以有尊嚴的延續下去。或許前方的路不容易,但上帝的話語再次告訴我們:「不要怕,只管講,不要沈默,有我與你同在」,那不會是個遙不可及的未來,而是能夠真實實踐的恩典。
結論
當我們不斷推動著宣教工作,每一個階段所遭遇的困難,都幫助我們看見上帝預備了更大的恩典。唯一的重點是,我們需要有耐心,既是上帝的工作,祂就必應許著與我們同行,讓我們一步步看見祂自己的計劃。宣教師的生命,是被上帝塑造的生命,每一個挫折、無力,背後都有著上帝的扶持,但也唯有真實的去經歷那份軟弱,我們才深刻的認識,上帝的能力是何等豐富,陪著我們走過所有的困境,看見新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