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8日 星期日

培育牧者的教會

經文:使徒行傳十八:18~28
前言
 因著過往錯誤的教育政策,台灣滿街都是高知識份子,但大家卻感覺起來是書讀得很多,能夠用出來的極為有限。堆疊了大量的知識,缺乏使用的能力,也缺乏觀察處境的能力,導致我們整體社會並沒有辦法跟著進步。在教會裡,學術與實務的鴻溝,同樣需要有人能夠去扮演稱職的橋樑,好叫整個神學訓練能夠跟上時代的需要,否則,教會仍舊會是原地踏步,甚至被整個社會所拋棄。

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堅定走在宣教道路上的教會

經文:使徒行傳十八:1~17
前言
 過去我們常聽到,教會需要在社會中扮演先知的角色,這並不是說教會具有什麼特殊的能力,能夠未卜先知,而是因著教會扮演著關顧生命,關顧社區的角色,能夠更為深刻認識在地的需要,看見每一個軟弱的肢體,進而發展出關顧的事工,就好像預先走在他人前面一般。要扮演先知的角色,常隨之而來的是不被理解、被否定,很多時候教會會感覺到自己好像快走不下去,除了倚靠上帝以外別無他途。保羅的宣教旅程,正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在這種無力感中徘徊,真實經歷上帝恩典供應與陶造的過程。

PAGE 1 保羅因傳講福音遭遇的挫折而感覺到無力
 離開雅典來到哥林多後,保羅去到亞居拉和百基拉那裏,與他們一起製造帳棚為業,哥林多是個海港商業大城,從羅馬帝國各處來到此經商的人絡繹不絕,人們期待著追求快速致富而改善自己的社經地位,此種暴發戶的心態,使得哥林多充斥著競爭,大家不擇手段的追逐財富、權力。附近的地峽運動會舉行之際,四處往來的客旅將旅館擠得水泄不通,因此帳篷的需求就產生了。保羅藉著這個行業,能夠自然與來自帝國各處的人們對談,認識他們的文化與想法,並進一步地與他們討論信仰。

 保羅最重要的使命還是宣教,選擇製造帳棚為業,就是為著適應希臘化的環境,每逢安息日,他同樣在會堂裡與人辯論,勸導猶太人和希臘人。過了一段時日後,西拉和提摩太從馬其頓來到哥林多與他會合,再度開始他們在會堂中的服事,他們仍舊專心宣講一個重要的核心信息:耶穌是基督。然而,猶太人再次抗拒著保羅,甚至出言毀謗,這使得保羅非常的生氣,抖掉衣裳的灰塵,對他們說:「你們的罪歸到你們自己的頭上,與我無干。從今以後,我要往外邦人那裡去。」

 一次又一次的拒絕、毀謗,確實讓擔任宣教使命的保羅感覺到無力,憤怒呈現出他內心的狀態。面對著整個大環境的不利,人們眼裡只有財富與權力,信仰逐漸淪為工具時,福音的信息為要挽回人的生命,再次去尋找那位創造人生命氣息的上帝。於是保羅決心要離開猶太人,搬離了亞居拉的住處,去到參與猶太會堂的外邦人提多猶士都的家,藉著新的人脈開展,得以找到接觸外邦人的機會。

PAGE 2 在今日,我們也常因傳講福音面臨的挫折而感覺無力
 一個宣教師所承受的壓力是巨大的,尤其在長期為人所拒絕、不被理解的狀態下,很容易就會被無力感所壓垮,進而表達出憤怒的情緒。這也是當我們每次在思考是否要與人分享福音的時候,最令人裹足不前的理由,那就是害怕被拒絕,一次兩次以後,就愈來愈退縮,不敢再往前走了。確實,福音的信息通常對於當代世界是一個顛覆性的思維,是一個大多數人不會選擇要如此行的選擇,因此宣教師的背影往往是孤單的,需要披荊斬棘走一條不被人理解與認可的路。

 創造性的思維,挑戰的是人畏懼冒險,只想躲在自己安全範圍內的心態,因此每當一個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宣教行動展開之際,總會遭來他人的否定。觀察上週所進行的傳道師訓練,察覺到一個令人憂心的現象,那就是普遍來說,傳道者只習於處理教會內的事務,就已經感覺應接不暇,更別說到底要如何帶領教會走出門外,與普羅大眾對話,甚至傳講福音信息了。這造成教會所推動的宣教事工,只是跟在社會的潮流之後,感覺怎麼樣都追不上,最後僅能夠關起門來高談闊論,信仰僅淪為空談罷了。

 透過松年事工部借用教會場地舉辦一場很好的講座,我們認識了一位宣教師的故事,即便他仍未是一位信徒,但毫無疑問的,他的行動顯明出宣教師的生命。為著實踐心中的理想,他選擇舉家遷移到偏遠的山區,將自己的專業付出在這塊土地真實的需要。聽見這個故事時,除了感動之外,我們還看見什麼呢?曾幾何時,那些被我們認為是基督徒會彰顯出來的生命,同樣已經在非信者的身上見證出來,今日教會所傳講的福音,還能夠帶領弟兄姊妹活出耶穌基督的生命嗎?

PAGE 3 上帝帶領保羅繼續走在宣教的道路
 夜間,保羅再次領受著異象:「不要怕,只管講,不要沈默,有我與你同在,沒有人會下手害你,因為在這城裡有許多屬我的人。」上帝的話語,對每一個他的僕人永遠是最大的鼓勵,這讓保羅能夠繼續堅持走在宣教的道路上。於是他在那裡又住了一年六個月,將上帝的道教導他們,繼續結出許多宣教的果實來。當然,這段時間保羅所遭遇的困難是一天都沒有少過,但當他深刻地與上帝連結之際,那份從上帝而來的動能,幫助他得以勝過內心的焦慮與挫折感。

 後來迦流做亞該亞省長的時候,猶太人再次齊心要攻擊保羅,把他拉到法庭,說:「這個人教唆人不按著律法敬拜上帝。」又一次的,保羅被控訴著,但出人意外的,保羅都還沒有開口,迦流就對猶太人說:「你們這些猶太人哪!如果是為冤旺或奸惡的事,我理當耐性聽你們。既然你們所爭論的是關乎用字、名目和你們的律法,你們自己去辦吧!這樣的事我不願意審問。」於是,迦流就將這群猶太人逐出了法庭。

 這樣的局勢演變,就確實如同上帝的話所鼓勵保羅的,在這城裡有許多屬我的人,上帝扮演著萬事背後的導演,安排著每一個不同的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成就他自己所要做的工作。這段日子以來,保羅內心的感受是十分強烈的,從隻身一人率先在此地宣教,等候著西拉和提摩太會合,卻又遭遇到很大的抗拒,讓他心裡不免感到灰心,但上帝話語的保證,再次堅定的臨在他身上,也推動著他,繼續堅持向前宣教,這一路,上帝都會同行陪伴著,讓保羅不致絕望,也不致缺乏。

PAGE 4 我們繼續走在宣教的道路
 持續走在上帝所安排的道路上,確實就會看見宣教的果實。上週看見比過去多了一倍的兒少參與獻詩,讓我們真的能夠感受到,一直以來推動的兒少事工,慢慢開始累積出了成果。進一步的,今年暑假的夏季學校,我們又預備著要迎來超過一百多位的小朋友,除了教會各團契的支援外,這次特別招收小朋友的家長擔任志工媽媽,升上國中的孩子,則邀請他們學習擔任志工老師。一個良性的文化循環,開始於整個社區中擴散,這實在是幾年前很難想像得到的發展,上帝的同在,再次鼓勵我們堅定走在宣教的道路上。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禮拜松年事工部的講座結束後,我們帶著講員余醫師參訪老屋,除了更進一步認識他所推動的在宅醫療外,教會也分享著在社區中推動的各項事工。在宅醫療在台灣是個非常新的思維,被人們認為醫療資源欠缺的台東,卻反過來成為最適合推動在宅醫療的地方,我們詢問著,教會能夠做些什麼?余醫師告訴我們,教會能夠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因著弟兄姊妹會彼此關心探訪,牧師可以去判斷,什麼樣的狀況需要接受在宅醫療,需要醫師的協助,只要適合的傳達,他們就可以連結起來,提供給老人家適當的服務。

 因此,我們馬上介紹偏遠山區的家庭讓余醫師認識,安排時間過去探視,也讓需要諮詢者能夠與他對話。晚上,余醫師再告訴我們,他正在思考看看能否每個月安排一次禮拜天的半天,來到老屋開設「在宅咖啡館」,提供大家諮詢,慢慢的連結起成功的在地資源,建構一個在宅醫療網絡。這實在是一個超乎想像的好消息,我們正在嘗試攜手合作,一起打造一個關顧社區、關顧生命的夢,讓生命的價值得以有尊嚴的延續下去。或許前方的路不容易,但上帝的話語再次告訴我們:「不要怕,只管講,不要沈默,有我與你同在」,那不會是個遙不可及的未來,而是能夠真實實踐的恩典。

結論
 當我們不斷推動著宣教工作,每一個階段所遭遇的困難,都幫助我們看見上帝預備了更大的恩典。唯一的重點是,我們需要有耐心,既是上帝的工作,祂就必應許著與我們同行,讓我們一步步看見祂自己的計劃。宣教師的生命,是被上帝塑造的生命,每一個挫折、無力,背後都有著上帝的扶持,但也唯有真實的去經歷那份軟弱,我們才深刻的認識,上帝的能力是何等豐富,陪著我們走過所有的困境,看見新的未來。

 

 

2017年5月14日 星期日

尋找生命定位的教會

經文:使徒行傳十七:16~34
前言
 因著老屋內幾幅師生手機攝影比賽的展覽,讓我們除了欣賞在地學生的創作外,另一方面又看見了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差異,短短幾年內,光是手機的更新就一日千里,帶動著我們生活模式的改變,無論是教育、商業、醫療......等,幾乎起了革命性的轉變。那麼宗教信仰呢?坦白說,連掃墓都可以發展出線上作業了,又還有什麼沒有被影響的部分呢?看起來這些轉變的目的都是為著服務人,但也在不知不覺中,反倒是人被奴役著,愈來愈如浮萍般,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PAGE 1 雅典人將生命的焦點置於追求新奇的事物
 在雅典等候著團隊前來會合的保羅,先花了些時間繞繞這座城,看看雅典人生活的樣貌,關注哪些議題,沒想到此刻的雅典,已被許多的雕像、祭壇、神廟所佔據著,這讓保羅的內心十分焦急與難過,因著他深信,唯有福音的信息才真正帶給人真實生命的祝福。於是他就在會堂內與猶太人和虔敬的人,以及每天在市場所遇見的人們辯論著,連伊比鳩魯和斯多亞兩派的哲學家都與他激烈的爭辯著,很多人對於保羅的行為議論紛紛,有的說:「這胡言亂語的要說什麼?」有的說:「他似乎是宣傳外邦鬼神的。」一下子,保羅就成了大家討論的話題。

 因著聲名大噪,保羅被雅典人帶到亞略巴古,這裡是雅典人的高等法庭,不過看起來他們並非真的想要審判保羅,只不過是因著對他所傳講的信息感覺到新奇,將其視為一個茶餘飯後的話題而已。雅典人告訴保羅:「你所講的這新學說,我們也可以知道嗎?因為你有些奇怪的事傳到我們耳中,我們想知道這些事是什麼意思。」他們其實並不是真的對福音有興趣,只是把它當成一個新聞,想瞭解看看又有人要發表些什麼新議題了。

 對雅典人來說,一直以來總是有不同的學說、辯論在這裡發生,他們藉由尋求新的想法來打發無聊,新奇的東西遠比真理更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當他們聽聞保羅的事情時,心裡想的不過就是把他當成又是一個新的鬼神而已,找來亞略巴古發表一下,大家表達些意見,看看是不是也可以把保羅所宣傳的神同樣擺在奇異神明的萬神殿裡。某程度來說,保羅是很肯定雅典人的,起碼他們有一種對新事物感興趣的動力,只不過是敬拜的對象錯誤而已。

PAGE 2 在今天,我們也常將生命的焦點置於追求新奇的事物
 每過一段時間去到大城市裡,繞了繞百貨公司,總是不斷的發現到又有新的品牌出現,無論是服飾、3C產品、餐廳......等,不同的店家出現更迭的速率總是快得超乎想像。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智慧型手機,更是在短短的幾年內衝擊著你我的生活習慣,大家不得不承認,都還來不及適應著一些新科技所帶來的轉變,下一代的新產品馬上又出現了,我們被某股看不見的力量推著向前跑,而且不管怎麼跑都有種跟不上的感覺,想要稍稍停下腳步,卻又被週遭人們所帶來的群體壓力,讓我們幾乎沒有喘息的空間。

 社會觀察家告訴我們,歡迎進入「加速時代」,所有的事情都以飛也似的速度開始在改變,許多過往傳統的觀念,今天都已經接近不管用。我們好似處在暴風圈中,被不斷推動著,每天生活的焦點,好像僅能夠去追求認識這些新奇的事物,但還來不及摸懂,發展生命的深度,就已經又被拋諸腦後了。教會,正面臨著大加速時代的衝擊,我們不得不容讓各樣科技的進入,社群網絡的連結,取代了人與人間真實的關係,不著推陳出新的人數增長模式,取代了追求真理的心,不知不覺的,我們陷入迷失的危機。

 家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雖然科技產品縮短了彼此聯繫的困難,也看似減輕了家長教育孩子的擔子,但事實上究竟是我們懂得如何運用這些科技,還是這些科技綁架了我們呢?很顯然的答案會是後者,保羅對於雅典城內滿是偶像的景象,以及誤以為追求新事物就等同於生命全部的景況感覺到焦慮,在今天我們所看見的,仍舊是一樣的衝擊,到底我們的生命需要什麼?該如何不虛耗的走過此生?是我們無法閃避的課題。

PAGE 3 上帝通過保羅教導雅典人生命的定位
 站在亞略巴古,保羅開始向雅典人分享著:「諸位雅典人!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我到處走走的時候,仔細觀察你們所敬拜的,發現一座壇,上面寫著:『獻給未識之神明。』」他以這位未識之神明作為一個連結點,提及那是雅典人不認識而敬拜的,那麼到底這位神明是誰?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呢?這位神就是那位創造宇宙萬物的那一位,他不住在人手所造的殿宇,也不用人手去服侍,好像缺少什麼似的。相反的,他自己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接近每一個人的生命。

 保羅繼續談著,我們不應該以為上帝的神性像人用手藝和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像一般,誤以為這樣就能夠縮短神與我們之間的距離,相反的,其實他離我們並不遠,我們生活、行動、存在都在於他。當雅典人不斷通過敬拜鬼神,或者討論一些新奇的事物來滿足自己對生活的想像時,保羅反過來通過在亞略巴古的機會,教導雅典人如何找到真實生命的定位,那就是去察覺到這位創造主上帝是何等願意接近我們,引導我們的每一天,讓人能夠經歷著從死復活的恩典。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接受保羅的言論,有人聽見死人復活的話,就譏笑他,但也有人回應著:「我們會再聽你講這事。」結束後,保羅就從他們當中出去了,有幾個依附他,信了主,其中還包含著亞略巴古的議員,和一個名叫大馬哩的婦人等。面對這位未識之神,雅典人心裡還是存著一定程度的敬畏,雖然每一個人的回應不同,有快也有慢,有接受也有否定,但不可否認的,他們得著一個重新思考自己生命的機會,未來,或能夠活出嶄新的人生。

PAGE 4 我們已被教導生命的定位
 生命的定位從何而來?就從認識那位創造我們的上帝出發,讓我們得以在每一天感受豐富的創造力。在這個大加速時代裡,因著被各樣的科技與價值觀綁架,我們不再對周遭的各樣人事物感覺到興趣,缺乏觀察力的後果,致使著我們的想像力受到了轄制,自然很難體會到上帝如何持續在我們中間行創造的工作。今年承擔著主辦中會內傳道師訓練、長職訓練等重要任務的時候,與幾位同工不住討論著,到底我們需要的是什麼?該如何舉辦一場符合今日教會需要的訓練課程呢?

 一切的討論,都必須回到同一個核心價值,那就是上帝究竟如何定位我們,與上帝如何定位著每一間教會。然而這每一個問題,都遠非過往我們所習慣的找一個講員上課就可以完成,他需要不住的對話與反省,也需要從每一次的對話裡去觀察上帝的工作,進而能夠找到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解答。建立生命真實的連結,無論是與上帝、與人、與土地,找到我們的定位,並紮實的在所託付的各樣使命上耕耘著,是厚植我們生命深度最重要的一環,唯有從真理出發帶來的深度,才能夠幫助我們在這世界的暴風圈中得以站立得穩。

 教會走了老屋修建這一條路,意味著我們走向與社區共同尋找對未來的想像,短時間內,湧入許多超乎過想像的資源,然而真正困難的挑戰,才正要開始。起初我們所面臨的是資源不足導致寸步難行,如今那更大的課題時,如何從各式各樣的資源中篩選出符合我們的,也就是說,到底上帝預備的是什麼。我們需要不斷回到初心,運用觀察力去看見上帝帶領的痕跡,也發揮更大的想像力,讓上帝的創造得以不斷在教會、在你我的生命中彰顯。

結論
 上帝的創造是不斷持續的過程,因此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定位,去觀察、去體會、去想像,讓自己不斷的向前奔走,是一個讓我們得以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保持清晰的秘訣。雅典人在各樣的鬼神敬拜、新奇學說中迷航,保羅卻嘗試著要與他們對話,幫助他們找回生命真正的意義,在衝突、掙扎中,上帝的創造持續著,將會引導每個人的生命走出漩渦,挖掘真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