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使徒行傳十一:1~18
前言
中世紀的時候有一種洗禮等於悔改完成的觀念,所以國王會撐到最後一刻,才決定要接受洗禮,彷彿得著拯救的確據一樣。類似的想法,其實也存在於現代不是嗎?很多人覺得自己始終沒有預備好,或者洗禮以後又犯罪怎麼辦,所以遲遲不願意做出決定。信仰太過於走向個人的悔改,讓我們把焦點都置放於自己身上,忽略掉悔改是一個持續性的行動,是需要不住維持的狀態,而教會也是如此,整個信仰群體需要一直走在悔改的道路,寫下新的故事。
PAGE 1 耶路撒冷教會指控彼得的宣教行動不合體制
彼得在外邦人的地區掀起一陣宣教旋風,讓那些原先被拒於門外的外邦人,得著與猶太人同得拯救的消息,想當然在耶路撒冷成為了頭條新聞。使徒和在猶太的眾弟兄聽到外邦人領受上帝的道時,每個人無不感覺到憤慨,究竟彼得憑什麼做這件事?很多人蠢蠢欲動的想要審判彼得,給予他應有的懲戒,不然類似的場景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教會裡湧入那麼多的外邦人,那汙穢的豈不破壞我們的純正性了嗎?
割禮,成為了猶太人與外邦人中間的一堵高牆,當彼得來到耶路撒冷的那一刻,許多奉割禮的信徒開始與他爭辦,說:「你竟進入未受割禮之人當中,和他們一同吃飯!」在他們的想法中,進入外邦人的家裡面就已經夠糟糕,但還勉強可以接受,還與他們一起吃飯,這就真叫人忍無可忍了。在他們的認知裡,外邦人的飲食是不潔淨的,彼得跨越這道紅線,是明顯的犯規了。然而,這都僅是出於猶太信徒的「假設」而已,他們豈會知道,哥尼流是否對禮儀十分敏感,當他邀請彼得的時候,就注意到了猶太人的飲食規定,彼得所違反的,恐怕比他們所想像還要輕微,只是到外邦人的家庭裡去而已。
很顯然的,他們不是調查員,無法百分之百的確定彼得違反飲食的規定,否則他們就不會要求彼得解釋清楚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了。當人們遵循著舊有的規定久了以後,一聽到有人做了件違反體制的舉動時,很容易憑著單方面的「臆測」來定罪他人,太過在人與人中間畫一條區隔的線,道出外在是否受割禮,並非人真實領受恩典的憑據,真正的考驗是,人的心是否讓割禮的意義產生功效,活出有彈性且豐富的信仰生命。
PAGE 2 在今天,我們也常指責著宣教行動不合體制
教會體制與宣教行動,很容易就變成對立的兩方,過去的一二十年內,教會的崇拜禮儀起了非常大的變化。一方陣營當然就是傳統型教會所熟悉的禮拜方式,詩歌本、啟應文、詩班、聖經宣講,但隨著時代前進著,大多數的傳統型教會聚會人數不斷下降著,這時另一方的陣營悄悄的躍居主流。現代流行音樂、高水準的戲劇、符合人們需求的信息。如果說傳統型教會的禮拜形式,是強調以滿足上帝為主要走向,那麼新型態教會的走向很明顯會以滿足人為主要的走向,帶來著大量的人數增長,兩者間的爭論持續非常長的一段時間。
很多人說,何必想得那麼複雜,反正不都是在敬拜上帝,只要有人進入教會不就好了嗎?這點出了今天的社會價值觀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的信仰,愈來愈多的人宣稱自己有信仰,卻愈來愈少人願意進入到教會參與禮拜,一種「個人化」的信仰觀,取代了「群體性」的信仰觀。每個禮拜在不同的教會裡,都可能有著新來賓,他們因著剛搬遷到附近、忽然有什麼生命的需求、朋友的介紹而進入教會,常常我們陷入一種困境,到底是需要介紹,還是不需要呢?他們是會穩定停留下來,還是一下子又逛到其他教會去了呢?說實話,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
當然我們不會像猶太人們一樣,將外邦人大量的進入教會視為洪水猛獸一樣,但不可否認的,每一個新進入教會的人們,未必如我們所預期的,可以穩定出席聚會,並協助許多重要的服事。相反的,因著每個人的生命都帶有著各式各樣的問題,需要上帝的陪伴,所以大多時候,包含我們原先就在教會裡的人,應該要以一種「問題製造者」的身分來重新認識自己,否則我們將很容易以體制來拒斥每一個宣教行動,教會愈走愈封閉,不但外人無法進入教會,教會也與整個社區環境沒有太大的關係。
PAGE 3 上帝使教會學習悔改的功課
對耶路撒冷教會來說,他們所不知道的部分是,當哥尼流奉彼得為上賓,參與這場宴席的時候,哥尼流的行動已經自己打破外邦人與猶太人的階級藩籬,畢竟哥尼流代表的可是統治者的一方。那場宴席,有著太多上帝所預備的神蹟,這自然是不在場的耶路撒冷教會所無法得知的細節,因此彼得就開始把這些事逐一向他們解釋清楚。從在約帕禱告時看見異象談起,接續著有三個自凱撒利亞來的人,說明著來意後,聖靈吩咐彼得與他們前去,不要疑惑。
彼得完全省略了自己初見異象時所遲疑的那一段,也未說明自己留這三個客人住宿一晚,他告知教會,自己是立刻順服聖靈的帶領。某程度來說,彼得的辯駁也向教會發出著挑戰,當聽見福音的需要,看見外邦人悔改的事實時,教會是否願意立即做出悔改的回應呢?接著,彼得提到當自己在哥尼流的家庭講道後,聖靈就降臨在外邦人身上,如同降臨在我們身上一樣。他繼續回覆著:「倘若上帝都賜給他們恩賜,像在我們信主耶穌基督的時候給了我們一樣,我是誰,能攔阻上帝嗎?」
眾人聽見這些話,就不說話了,他們的遲疑,顯露出內心裡的矛盾,只能歸榮耀給上帝,說:「這樣看來!上帝也賜恩給外邦人,使他們悔改得生命了。」很顯然的,對於固守傳統禮儀的信仰群體來說,透過彼得在哥尼流家庭所行出的宣教行動,上帝正教導著教會學習悔改的功課,但悔改是一條漫長的路,它需要持續且不斷的成為現在進行式,無法一次到位。彼得所遭遇的麻煩暫時告一段落,但教會要學習的、要調整的,不過都是剛剛開始而已。
PAGE 4 我們也不斷學習著悔改的功課
使徒行傳的故事提醒著我們,悔改是一項群體性的行動,是有關於開始的故事,教會嶄新一頁的起頭;是有關於呼召,人們如何為了福音的緣故而做出回應;是有關於上帝的恩賜,無論任何的事件,唯一的主角都是上帝,是上帝成就了些什麼,而非我們成就了些什麼。上帝在教會「心驛耕新」系列活動裡,成就許多超越過我們想像的神蹟,最近的這幾週裡,陸續吸引著各方不同的人士前來,詢問著教會籌畫活動的經驗、詢問著各種合作的可能性。頭一次的,我們竟然發現到,教會的宣教工作是如此的走入社區,陪伴著整個社區一起往前走。
除了欣喜於活動所帶來的果效之外,教會也不斷學習悔改的功課,這或許是在過去我們所未曾注意到的面向,一代又一代的累積,走到今天讓我們需要踏出新的一頁,也在各樣需要上看見自己的使命。在一連串與不同專業、不同背景的夥伴對話後,愈來愈有個清楚的異象浮現在我們眼前,那就是「心驛耕新文化園區」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從日治時期的支廳長故宅,一直到高安診所、天主教白冷會傅義修士所設計的禮拜堂,整體都視為一個文化園區,訴說著新港教會在本地的故事。
每一個區塊都有著它不同的作用,在日式建築的區塊裡,我們將持續的有藝文活動、史料展示,打造一個各方人馬交流互動的平台;而在高安診所的區塊裡,將繼續扮演著教會的核心辦公區,宣教團隊以此核心出發,構思著各樣不同的宣教行動;在禮拜堂的神聖空間裡,提供予人身心靈沉澱的功能,尋著再出發的力量。任何新的開始,新的宣教行動,都勢必面對不同的挑戰,可能會是我們從未經驗過的,但教會正是在這樣的處境下,學習調整與變化,才真正行出悔改的見證。
結論
悔改是一個持續性的功課,群體性的悔改更是我們過往所甚少注意的面向,教會需要開啟新的一頁,教會需要擔起整個社區的責任,最重要的,教會需要不斷專注於上帝的行動,才能夠看見信仰體制非但不會是宣教行動的阻礙,反倒將相輔相成,擴張教會的境界,讓教會成為在地的祝福,影響整個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