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使徒行傳七:1~60
前言
「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這句話道出了教會的建造,是因著每一位願意持守著信仰價值而甘願犧牲一切的信徒累積而成,我們的教會,同樣是藉著每一位牧者與信徒們的犧牲得以被設立在此,然而隨著教會歷史發展數十年以後,在教會慶祝周年暨年的歡樂時,我們不得不面對著相同的課題,當受到外力壓迫,或者是遭遇各種困難時,我們會做出什麼樣的信仰抉擇呢?是選擇躲在自己所畫出的舒適圈,抑或勇敢的向自我挑戰,走向上帝的奧秘呢?
PAGE 1 眾人拒絕著司提反所傳講的信仰信息
承受著眾人的控訴,站在議會的審判台前,上帝透過大祭司給予了司提反一個申訴的機會,於是司提反開始為自己的信仰做出辯護,這番信息,不僅是個人的信仰告白,更是一段向眾人傳講的福音。他從整個以色列的救贖歷史出發,作為一個希臘化的猶太人,他很巧妙的運用了「我們」兩個字,將所有聽眾屬於的族群與他個人所代表的族群連結在一起,想當然,光這一點就可以引發喧然大波,致使他的敵對者更加情緒高漲,迫不及待的想將之除去了。
司提反從亞伯拉罕的故事出發,談到關於猶太人先祖們的衝突,特別是他們對約瑟的忌妒,即便他們拒絕了上帝,卻仍舊沒有阻礙著上帝對亞伯拉罕的應許,讓以色列人得以在埃及地再次興旺了起來。故事的主角就轉移到摩西的身上,當他為著以色列弟兄挺身而出的時候,卻同樣遭受了拒絕:「誰立你作我們的領袖和審判官呢?」司提反強調著這是以色列人對上帝所立的領袖摩西發出拒絕的聲音,更不要說後來他們造了牛犢,轉離上帝走向拜偶像之道,以此回應著第一項針對他的控訴:「我們聽見他說褻瀆摩西和上帝的話。」
緊接著,司提反再把故事連結到大衛及所羅門,大衛因著從上帝蒙恩,祈求著為雅各的家預備居所,卻是所羅門為上帝造成殿宇,然而至高者卻不住人手所造的。這是他為第二項控訴「踐踏聖殿」所作出的反駁,上帝並不會被限制在一個永久有形的居所。最後,他更是把信息指向所有的聽者,你們的祖宗如何,你們也如何,不斷拒絕著上帝的教導,殺害先知,殺害那被稱為義的人。這些申訴,字字句句都戳向敵對者的敏感神經,他們拒絕著司提反的信息,更拒絕著上帝,憤怒的情緒,已經衝向最高點了。
PAGE 2 在今天,我們也常拒絕著來自於上帝的信息
司提反從教會歷史與信仰傳統出發,清楚的點出了人生命中的罪,很有意思的是:「真正了解教會歷史和傳統的人,通常都是最謙卑和比較不固執的人;而不了解教會歷史和傳統的人,反而比較會攻擊他們身邊的人。」當我們共同聚集在教會的時候,需要再次面對著,自己的教會有什麼樣的歷史與傳統呢?我們對這些歷史與傳統熟悉嗎?歷史與傳統又是如何演變而成的呢?因著親身的參與與投入,人很容易緬懷於過往的輝煌歷史,但在一磚一瓦打造的過程裡,是否我們仍舊記得,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帶著我們去完成那看似不可能的神蹟呢?這份神蹟過去存在,今天依舊會存在,並且延續到未來。
很遺憾的是,我們常常對上帝恩典歷史的認識不夠深刻,以致於只看見自己的功勞,自已的付出,反倒沒有看見,上帝在我們個人以及身邊的眾人生命裡,行出了多少的轉變,這一個又一個罪的影響,在我們的生命裡發酵,到最後,人很容易不住誇口著我有多厲害,我做了多少事情,所以你們應該要聽我的,應該要照我所說的方法去做,然而,上帝在時間軸裡推動著整個信仰群體往前進,當人不斷在原地踏步的時候,有一天將會驚訝的發現,自己已經離上帝的恩典有何等的遙遠,只能藉由攻擊他人來顯示出自己的價值,但,我們早已被拋棄了不是嗎?
教會受到台灣社會從過去到現在那種強人領導的思想所影響著,「彌賽亞情節」始終在各個教會裡出現,不是仰賴著牧師,就是仰賴著某個信仰領袖來決策整個信仰群體的走向,很多時候衝突並非源自於信仰,而是出自於對權力的渴求,當教會內的職份變成一種頭銜與權力的象徵時,我們所重視的,不再是個人的信仰生命如何對上帝負責,而是能夠控制多少支持我的人,悄悄的,時代也轉變了,當強人領導的決策失誤時,整個信仰群體也跟著陪葬犯了罪,從那時殺害耶穌,如今司提反同樣面對著死亡,整個教會歷史兩千多年來,有著無數的殉道者,都承受著罪的代價。
PAGE 3 上帝接納司提反的付出
忠心傳講完應該說的話以後,司提反滿有聖靈,定睛望天,看見上帝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上帝的右邊,說:「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上帝的右邊。」但台下的敵對者早就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緒,開始向司提反發出了攻擊,眾人大聲喊叫著,卻摀住自己的耳朵,齊心衝向他,把他推到了城外,緊接著,一個又一個的石頭開始打在司提反的身上,群眾的盲目,就在於他們隨著某幾個領頭的人起舞,不僅耳朵摀住了,眼睛也瞎了,心,更是被蒙蔽了,每撿起一個石頭,就更是用力地向司提反擲去,一點都沒有人在乎後果究竟會如何。
司提反肉身迎接著一個比一個大、一次比一次更加使力的石頭,當然已經愈來愈支撐不住,這是一樁群體性的罪,有人領頭,也有人跟隨著,當然,還有站在一旁,無論是協助看管衣裳的掃羅,或者是有人覺得不妥,卻始終不敢站出來阻止,每個人都是共犯結構的一員,但很顯然的,當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犯罪時,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跟著做也是合法的,釘耶穌十字架的時候是如此,今天司提反的事件,再次證實人性的惡,是何等被扭曲。
隨著他的生命正一點一滴的消逝,司提反呼求著:「主耶穌啊,求你接納我的靈魂!」這點聲音,在場已經沒有任何人聽得見,最後他已經支撐不住雙腳跪了下來,再次呼喊著:「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說完之後,那最後一顆石頭砸了過來,司提反,在上帝的懷抱裡長眠了。沒有人願意接納司提反,沒有人願意站在他那一邊,但上帝接納了他的生命,他成為了教會的見證人,成為了教會建造的基石。
PAGE 4 我們的付出已被上帝所接納
堅持著一份與眾不同的價值,做一個不斷對抗世界,不斷自我批判的人,這是做為一個跟隨基督的信徒所呈現出的樣貌,那麼教會呢?那就是不隨波逐流,堅信著上帝設立我們在這裡,必定有一份祂所託付的使命,有祂所預備的奧秘,等候著我們勇敢跟隨去挖掘、去認識,或許看來被整個世界所鄙棄,都卻在上帝的眼裡,富有著獨一無二的價值。新港宣教的故事,從一百四十年前的石雨傘開始訴說著,就好似一艘航行在太平洋的大船,我們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點上下船,隨著時間過去,我們不斷學習承接著不同的任務,在這裡得以成長,經歷著恩典。
二十年前,我們購置現在的靈修會館,在眾人以為不可能的情形下,藉著每一個弟兄姊妹一點一滴的付出,外出募款,積極接待客旅,讓所有的借款得以在十多年後全數償還,二十年後,因著老屋損壞,我們繼續走一條人所看為不可思議的道路,這次我們要做的,不單只是募款來修建,更是要保存歷史記憶,為新港、為台東創造新的故事,看起來這條路絕非一條易路,比起上一次,我們欠的不僅是經費而已,還需要推動著更多的夥伴參與在其中,真實去經歷上帝的工作,若非我們不住的經歷恩典,教會的宣教歷史就將停滯在過往的回憶,無法走出新的盼望。
教會走到今天,有著太多數算不完的恩典,這是我們共同的付出,成為耶穌基督的見證,今年的聖誕節,原先所計畫的是要舉辦園遊會,向整個社區分享新港七十的訊息,沒想到上帝加碼一場歷史建築募款音樂會,這確實超乎我們的想像,更因著要向整個社會募款,我們得再次認真思考著,透過老屋修建的信仰行動,究竟要傳達出一份什麼樣的價值,向整個社區做什麼樣的見證呢?上帝的行動推著我們向前走,邀請我們一起做出回應,展現不同以往的生命質素。
結論
上帝接納我們每一個人的付出,不僅是在教會裡,更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因著我們做出不同的抉擇,活出有意義的價值,即便這個世界否定著我們,挑戰著我們的信仰,我們都將體會到,上帝陪伴在你我的生命,牽著我們一步步的踏出去,司提反的殉道,成為了教會的根基,我們回應上帝恩典的行動,在過往的信仰生命所付出的一切,都成為建造教會最重要的基石,以前是如此,現在依舊是如此,未來,更會是如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