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3日 星期六

耶穌的答案

經文:路加福音二十:20~39
前言
 從小開始我們經歷了非常多不同的考試,考試的類型大多數不是是非題,就是選擇題,某種程度學生準備起來當然簡單不少,可是也缺乏著對各樣事物的想像力,我們愈來愈習慣於只追求答案,而不重視過程,這樣的觀念也影響著我們對上帝的認識,我們都期待上帝給予簡單的答案,忘記了上帝的行動常常是在過程裡,一步一步的讓我們看見恩典,唯有靠著對恩典的認識,我們才有機會慢慢學習擺脫從追求自己的利益優先,走向尋求上帝的心意。

PAGE 1 耶穌的敵對者關心自己的利益勝過上帝的心意
 耶穌的敵對者接二連三的向他發出挑戰,此刻,他們派了個奸細,要來與耶穌對話,企圖從他的話中抓到把柄,好能夠定罪耶穌,這人裝作很認真的要請教耶穌:「老師,我們知道你所講所教的都很正確,也不看人的面子,而是誠誠實實的傳上帝的道,現在我有一個問題要請教你,我們納稅給凱撒合不合法?」這完全就是個陷阱,倘若耶穌回答合法,那就等於他承認了凱撒的權柄高過於上帝,回答不合法的話,就馬上觸犯了羅馬律法,這人硬要把問題推向是非題,就是要讓耶穌掉入陷阱裡去。

 後來又有些撒都該人跑來挑戰耶穌,因著對復活的神學觀點不同,他們一向跟法利賽人交惡,但此刻卻聯手起來,要攻擊共同的敵人耶穌,他們以舊約裡娶兄弟的寡婦律例為基礎,假設如果到天堂一個男人只是一個妻子的丈夫,那問題裡這個有七段婚姻的婦人,都沒有留下任何的孩子,當復活的時候到來,她會是哪一個男人的妻子呢?很顯然,這同樣是個似是而非的問題,撒都該人從頭到尾根本就不想要耶穌給他們什麼答案,純粹只是製造個難題,要給耶穌難看,讓他沒有辦法繼續發揮影響力罷了。

 一群原先立場相左的人,此刻為了共同的利益,也就是藉著除去耶穌,捍衛他們在各自領域中的影響力,竟然可以攜手合作,以毫無意義的問題來挑戰耶穌,期望製造兩難,好抓到把柄來控告耶穌,這是何等難看的局面,對眾人來說可能一時間搞不清處他們到底在做些什麼,但對耶穌,他隨即了然於心,一進入耶路撒冷,就是衝突的開始,不同的敵對者都紛紛出現,衝突一次比一次還要來得激烈,也意味著,耶穌的教導,挑戰著人性最深層的罪惡。

PAGE 2 在今天,人們也常關心自己的利益勝過上帝的心意
 上週末,因著我們在台北,所以不知該往哪間教會禮拜,得到一些同工的提議,就到了一間非常大間的教會參與聚會,這教會有華語、台語、英語三種不同語言的禮拜,也有青年禮拜、主日學課程,一開始不知道該往哪層樓去,就到了他們主日學的樓層,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他們的主日學課程,而是在外邊有非常多的家長,聚集在如同咖啡吧的交誼區裡交流著,霎時間還以為來到了補習班,就把孩子們放著,然後家長可以各自作各自的事情,接著選擇自己適合的時間及語言參與禮拜,感覺起來真是服務周到,信仰與休閒生活結合在了一起。

 結束聚會以後,我們開始回想著剛剛所經歷的一切,赫然發現到,這真是商業化經營的典型,人們來到教會的目的究竟會是什麼呢?當然我們都同意,人是來尋求上帝心意的,但隨著教會公司化,信仰商品化的影響以後,人們挑選教會的出發點就變成了哪裡可以供給我最多的服務,從上帝主動的揀選,轉而變成人們去選擇上帝提供的「服務」,我們關心自己的利益遠遠勝過於上帝的心意,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我們愈來愈習慣於從教會中獲取自己需要的利益,如此一來,就離耶穌的教導非常遙遠了,當耶穌提到說要關懷周遭弱勢的族群,在生活實踐信仰的時候,一個最大的功課就是得學習犧牲,這就必須抓緊生命的順序,我們是由上帝的心意出發,來決定該如何在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愛,但現實的情況是,我們想要成為主人,去掠奪上帝的心意,無怪乎,耶穌的敵對者裡,包含了不同派別的族群,他們原本站在敵對面,如今卻為了共同的敵人,選擇站在一起,這也讓我們不得不好好的審視著,自己到底跟耶穌站在同一邊,還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也成為耶穌的敵人了呢?

PAGE 3 耶穌向他的敵對者訴說上帝的主權
 面對那個奸細所問的「是非題」,耶穌很有技巧的迴避了這種二分法,他向找麻煩的人說:「拿一個錢幣來給我看,這像和這號是誰的?」他們回答著:「是凱撒的。」那麼,就把凱撒的物歸給凱撒,上帝的物歸給上帝吧!到底什麼屬於凱撒,什麼屬於上帝呢?很清楚的,耶穌提到了上帝的主權,是不會被任何有形的物質所限制的,挑戰耶穌的人,被他的回答堵住了嘴巴,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應對,就只好認輸了。

 接著在撒都該人的問題上,耶穌很清楚的告訴他們,這世界的人,是有嫁有娶,但到了復活的世代,就沒有任何的嫁娶關係,因為他們不會再死,既是復活的人,他們就是上帝的兒子。進一步的,耶穌更引述了摩西所指明的,上帝是亞伯拉罕的上帝,是以撒的上帝,是雅各的上帝,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而是活人的上帝,對他來說,人都是活的。撒都該人被耶穌的回答所擊退了,此刻他們發現,耶穌對上帝心意的認識,遠遠比他們所認知的還要多上不少。

 耶穌擊退了各方的挑戰,人對於事奉權柄的質疑,對政治問題的挑戰,以及神學的辯論,都無法撼動著耶穌,很顯然的,是他對於上帝主權的瞭解,真實的讓上帝成為生命的主人,才能夠在各方浪潮來襲之際仍舊屹立不搖。更重要的,他傳講了一個永恆的觀念,人們只在乎眼前的利益,耶穌卻教導了我們,需要從上帝的心意出發,否則人無法戰勝罪的引誘,通過這場勝利,耶穌的權柄看來是更穩固了。

PAGE 4 我們已學習從上帝的主權出發
 我們需要學習從上帝的主權出發,也就是去看見萬物背後,上帝有些什麼樣的心意,信仰的功課就在於我們需要挑戰自己,不再僅是關注於眼前的利益,而是用更為寬廣的眼光,去看待著我們的環境,看待我們的社會。最近作家郝明義寫了一本有趣的書「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很多人一看見書名就說,台灣不是本來就四面環海嗎?問題是,我們真的有認知這個事實,也有這樣去看待嗎?他提到,我們本應該善待海洋,但事實上,我們一直在破壞海洋資源,開發不是問題,重點是我們開發的態度,導致著海洋資源受到破壞,漁獲量一直下降,再過不久,我們可能就沒魚可吃了。

 接下來,我們是否認知什麼是海洋的精神呢?相對於陸地思維是追求穩定不變,海洋是無時無刻都在變化、在動盪的,我們能否接受不斷改變,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平衡,找到自己的定位呢?上帝與人的關係同樣是持續在變動著的,我們對上帝的認識,不會僅停留在某一個時刻,也不會僅是是非題而已,每一天,上帝都在引領著我們前行,讓我們經歷不同的恩典。最後他也提到,海洋的顏色是多彩的,就如我們每天開著車眺望太平洋,有藍、有綠、有灰、墨綠、深藍、淺藍,這代表著多元,在這塊土地上,我們有多元的族群,有多元的價值,教會同樣也是如此,上帝創造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面貌,有不同的價值,愈是想要把答案簡化,就愈讓我們遠離上帝的心意。

 因此,在這個受到商業化影響的時代裡,我們需要重新尋回教會的意義,找到信仰的價值,從我們的生活中,竭力去實踐信仰,從永恆的觀點來看到生命,到底我們所追求的,僅是自己的利益而已嗎?還是我們所做的,能夠為下一代的子孫帶來新的祝福呢?學習從上帝的心意來看待我們的資源,我們就會發現,這份鮮活的信仰,將持續的從我們每一個人開始,轉化為恩典的出口,讓周遭的人事物都同得著祝福。

結論
 耶穌進入耶路撒冷所帶來的衝突,為要導正眾人的方向,信仰不能夠被簡化,更不能停留在紙上談兵,我們需要學習從更為寬廣的眼光出發,在萬事的背後看見上帝的心意,更深刻的認識到,我們所信的上帝,是一位永活的真神上帝,過去、現在、未來,他都行動著,對我們說話,引領我們的每一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