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路得記第一章
前言
在很多群體裡都會有「獨行俠」封號的人,這些人來無影去無蹤,不知道在忙些什麼事情。隨著社會氛圍愈來愈走向獨善其身,把自己的事情顧好就好了,這樣的獨行俠會愈來愈多,他們對周遭發生了什麼事情沒有一點興趣,環境有些什麼改變好像對他們而言也不重要,因為他們深信,人的事情太複雜了,倒不如把自己管好就好了,反正只要生活過得去,餓不死就好了。但是,如果有一天當他們陷入困境的時候,到底又該怎麼辦呢?
PAGE 1 拿娥米對生命中的「失去」感到絕望
這是一個瀰漫著絕望的時代,沒有王統治的士師時代,整個社會充滿著混亂,各人任意而行,猶大的伯利恆,原先被稱為麵包之家,如今卻也陷入在飢荒的慘況裡,逼不得已,一個家庭遷居到種族、語言、風俗、信仰大為不同的摩押國,一家之主以利米勒(我的上帝是王)卻在那裡死了,接續著,兩個兒子瑪倫、基連也跟著死了,頓時間,整個家庭的男人都消失了,僅剩下婆婆拿娥米,以及兩個守寡的媳婦俄珥巴、路得,他們失去了倚靠,失去了名分,也失去了擁有子嗣的盼望,一連串的失去,重重的打擊著他們。
拿娥米的內心充滿著痛苦,名字的意義卻是甜蜜,這是何等的諷刺啊!在摩押地無依無靠,不知道該往何處去的時候,忽然聽見從故鄉捎來的消息,耶和華眷顧著自己的百姓,伯利恆飢荒的問題得到解決,於是她準備帶著兩個媳婦踏上返鄉的歸途。臨行前,她忽然把兩個媳婦叫了過來,對她們說:「你們各自回娘家去吧!願耶和華恩待你們,像你們待已故的人和我一樣。願耶和華使你們各自在新的丈夫家中得歸宿!」她不希望兩個媳婦再跟著她,因為她已經對未來感到茫然,連自己一個人都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更何況是三個人呢?
兩個媳婦告訴婆婆說:「我們要與你一同回你的百姓那裡去。」但拿娥米回答著,女兒們,回去吧!再跟著我還會有任何的盼望嗎?除了考慮兩個媳婦的將來以外,拿娥米更是對自己的價值感覺到了懷疑,她已經很難有新的可能性了,內心充滿著各樣的苦,她更覺得,是耶和華伸手擊打,要逞罰她可能做錯什麼事情了,不要再跟著我了吧!愈走只是會愈苦而已。
PAGE 2 在今天,我們也對生命中的「失去」感到絕望
生命,總是不斷面對著「失去」的功課,小孩子最害怕「失去」父母的保護,所以當每一天睡醒看不見父母的時候,會因著內心的懼怕而放聲大哭;逐漸長大以後,青少年害怕著「失去」自由,父母如果還想要像孩子時期一樣,那麼無微不至的約束青少年,以很多的禁令來要求他們,青少年往往會以叛逆來表達著內心的不滿;又逐漸成年一點,可能有了稍微穩定的工作與家庭以後,又害怕著「失去」保障,所以成年人有的人會築起很高的防線,以避免衝擊到來的時候不知所措;最後年紀愈來愈大,我們害怕著「失去」健康,會用各樣的方法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注。
「失去」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功課,但是在「失去」的過程裡,我們是仍然能夠存有盼望的面對明天,或者是陷入到一種絕望裡呢?這兩者會呈現出非常不同的生命態度。大多時候,我們會像拿娥米一樣,在絕望裡,失去了對自己價值的認定,覺得我就是一個沒用的人,我沒有辦法達到別人的期待,然後生出一種虛幻式的自我安慰,反正日子能夠過一天算一天,人生不用有太大的期待了,只要能夠勉強顧好自己,那就好了。
拿娥米誤以為只要顧好自己,那就可以了,所以她要求自己的兩個媳婦都離開她,同樣的,我們也常常誤以為只要把自己顧好,不會對別人造成影響,那就可以了。其實,人沒有辦法把自己顧好的,當人陷在絕望裡,失去了對上帝的信心與盼望時,我們不可能靠自以為的力量把自己顧好,更進一步的,這種絕望會牽連到身邊的人身上,人都不喜歡跟絕望的人相處,因為那種態度與情緒會把人都拉進到黑暗裡去,倘若可以選擇,人都想要離開,然而如果是我們的家人,是上帝安排的旨意,我們沒有選擇離開的權利,但一樣在這絕望裡,還能夠怎麼辦呢?
PAGE 3 上帝為拿娥米預備了同行的盼望
兩個媳婦在抉擇的十字路口,大媳婦俄珥巴在極度不捨的情況下,終究做出了離開的決定,但二媳婦路得卻始終站在哪裡,絲毫沒有要離開的感覺。拿娥米忍不住對她說:「你的嫂嫂已經離開了,你也跟著她回去吧!」路得在此時卻回答她的婆婆說:「不要勸我離開你,轉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裡去,我也往哪裡去,你在哪裡住,我也在哪裡住,你的百姓就是我的百姓,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你死在哪裡,我也死在哪裡,葬在哪裡。只有死能使你我分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逞罰我!」
這是一段堅定的宣告,拿娥米將不會是一個人返回自己的家鄉,上帝已經為她預備了同行者,預備了一個盼望,只不過,人最初還不一定可以發現。當她們兩人回到伯利恆的時候,眾人都騷動起來議論紛紛,這是拿娥米嗎?拿娥米回答說:「不要再叫我拿娥米了,要叫我瑪拉,因為全能者使我受盡了苦,我滿滿地出去,耶和華使我空空地回來,耶和華使我受苦,全能者降禍於我,你們為何還叫我拿娥米呢?」
很顯然的,拿娥米依舊現在絕望裡,還未看見上帝所賜的盼望,但那盼望一直都在,原先應當是孤單一人返回家鄉的形影,如今卻多了一位同伴,這同伴始終沒有離開過她,當她們抵達伯利恆的那一刻,更是大麥開始收割的時期,這道出了,原本那絕望的日子已過,如今將變成新的,上帝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個生命觸礁的兒女,祂的預備,很多時候只是我們未察覺而已,其實祂一直都在。
PAGE 4 我們已得著了同行的盼望
我們每個人都在面對「失去」的功課,也在面對著「絕望」的功課,更是在面對的每個人不同的生命課題,上帝給我們最大的恩典與盼望是—成為彼此的同伴,彼此支持,彼此鼓勵,我們可能會有意見不同的時候,會有誤會的時候,也會有爭執的時候,更可能會有因著我們自己的罪,而彼此傷害的時候,但不要忘記了,上帝永遠與我們同在,祂更預備了我們彼此,當我們願意多一點的陪伴勝過孤立,多一點的禱告勝過責難,多一點的投入勝過保護自己,我們將會發現,生命就會是一條見證恩典的道路。
我們鄰近教會的牧師幾年前中風倒下,他失去了健康,失去了力量,正當想要放棄繼續服事的時候,教會的弟兄姊妹卻說,牧師你還可以啊,我們不會放棄你們。當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牧師內心有著很大的感動,深信上帝預備了教會的弟兄姊妹來安慰、醫治他,當然,在陪伴的過程裡也會有遭遇打擊的時候,當有教會同工問著,我們這樣禱告上帝真的會醫治嗎?雖然心裡面難過,但師母回應著,難道你不覺得,牧師還能夠站上講台,所講的話語大家都還能聽得懂,這不是上帝的醫治嗎?那時同工才發現,自己講錯話了,是自己對上帝的信心不夠,才看不見這份恩典。
上帝預備著我們成為同伴,必定有祂美好的安排,教會是一艘大船,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時間點上船或下船,在船上我們各司其職,當軟弱的時候可以彼此打氣,彼此幫忙,我們可能會有犯錯的時候,藉由上帝的赦免,我們也學習彼此赦免,通過成為他人的夥伴,我們學習成為他人的祝福,因此當每一次我們邀請弟兄姊妹來教會參與聚會、參與禮拜的時候,這是一個領受祝福,與分享祝福的機會,每一個人的回應,都會讓恩典在我們中間運行著,看見生命轉變的契機。
結論
願我們都成為同行者吧!當看見弟兄姊妹因著各樣的「失去」,陷入絕望的時候,勇敢的邀請他們,一同來奔走上帝的道路,有什麼欠缺,有什麼需要,我們可以一起承擔,上帝使我們重新看見新的盼望,也看見生命轉變的機會,就如同路得扮演著拿娥米的同行者,在看似絕望之處,原先孤苦伶仃的身影,如今多了一個身影,彼此扶持,朝向光明的道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