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耶穌的身份,生命的硬度

經文:路加福音二十二:54~71
前言
 這幾年在台灣社會選舉的時候,人們因著一位候選人沒有實質的擔任過什麼地方首長,而起了個「空心菜」的封號;彼得被耶穌稱為磐石,但這顆磐石究竟有著實質的堅硬,還是他僅是個空心磚,承受不住太大的壓力,沒有經歷過真實的挑戰,恐怕是顯露不出來的;同樣的,我們作為一個跟隨耶穌基督的門徒,到底會不會是空心的呢?這恐怕就值得不斷去思考了,到底空心如何變為實心,生命如何被塑造、被轉換,是我們一生不斷面對的課題。

PAGE 1 在耶穌的時代,人們否認他的身分
 被猶大出賣了的耶穌,祭司長和長老們將他帶進了大祭司的住宅,要在那裡審判他,這審訊來得又急又快,加上在黑夜裡,都道出了黑暗勢力的掌權,耶穌被送入了這場不公平的審判裡,周圍圍繞著許多人,彼得,遠遠地跟在後面,相對於其餘不知逃跑到何處去的門徒,看起來彼得有著多一點點的勇氣,但很快的,這勇氣就被擊碎了,一個使女從火光中認出了彼得的樣貌,彼得隨即就否認了他與耶穌的關係,過了一會兒,又有人說你就是他們一夥的,這一次,他更是撇棄了自己與耶穌、與門徒們的關係,再過了一下子,又有人指認出他來,這下,他更是極力的反駁,完全否認耶穌,也否認了自己。


 此刻,雞就叫了,剛好耶穌轉過身來,看著彼得,這回頭一瞥,讓彼得重新憶起主曾對他所說:「今日雞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認我。」這塊石頭如今已被打碎,那時信誓旦旦的宣言,已成了過往雲煙,彼得內心感到十分的懊悔,就出去在外痛哭,這一跤,跌得比他自己所想像的還要大、還要深,他的痛苦,顯露出了人真的何其脆弱,耶穌對彼得的認識,遠比彼得了解他自己還要更多。同時間,看守耶穌的人戲弄他,打他,還蒙著他的眼,問他:「你說預言吧!打你的是誰?」


 無論是門徒,是兵丁,當然還有一直以來不斷與耶穌唱反調的長老、祭司長和文士,他們都否認了耶穌,否認了耶穌的身分,否認了耶穌的權柄,那起先應該要站在耶穌這邊的門徒,最後拋棄了他,兵丁們聽任著宗教領袖們的指揮,扮演了加害者的角色,耶穌受難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人陪伴著他,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說出正直的話語,就這樣,放任著不公不義一幕幕發生著,對耶穌來說,這是條孤獨的道路,是條被棄絕的道路,考驗著他對自身使命的認識,對上帝的認識。


PAGE 2 在今天,我們也否認了耶穌的身分
 有個傳道人前幾週在講道信息裡提到了一個十分有意思的比喻,我們在電視上都看見一則消息,就是某黑心油的廠商在媽祖繞境時想要去跪在那裡,透過媽祖的轎子從上面經過而得著祝福,結果呢?不知是神明顯靈還是發生了什麼事,那轎子就在他們前面轉彎了,留下愣在當地的幾個人,這時周遭的百姓們自然是拍手叫好,相信對在電視前面的我們來說,反應應該跟百姓們一樣,深覺大快人心吧!沒想到這位傳道者忽然提醒了,如果這是撒該的故事呢?當下所有的人也都愣住了,是的,我們可能從未如此想過,在比擬上或許也有些差距,但耶穌來到這世界,所行的豈不一直超越人的想像,且挑戰我們心裡面根深蒂固的罪呢?


 原來,我們很可能否認耶穌,就跟彼得一樣,信誓旦旦的覺得自己肯定能夠站在耶穌這一邊,覺得我們都經歷過那麼多的死蔭幽谷了,如果不是我們知道要仰賴上帝的恩典,又怎麼能夠走過呢?結果事實證明,當面對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時,我們做決定的根據不是上帝會怎麼做,而是自己打算要這麼做了,才對外宣稱這合乎上帝的心意,我們逼著上帝認可自己的選擇,事實上,我們否認了耶穌的權柄,我們否認了耶穌的身分,我們以為跟耶穌站在同一邊,結果扮演著加害者而不自知。


 更可怕的是,我們的決定是會對周遭的人事物產生影響的,很多時候,我們說「好」或者「不好」,都只是憑著自己一時的判斷所做的決定,卻不知道,當我們一股腦兒衝動地去做某些事情的時候,有多少人需要在背後幫忙擦屁股,也不知道,當我們隨口說一聲不要的時候,會對身旁的人帶來多麼大的打擊,我們必須認清,人是自私的,往往考慮自己的需要多過於他人的需要,所以,不要意外我們成為了要釘耶穌十字架的那群人,因為就連他最親近的門徒都失敗了,我們何能有把握自己不會走上這條路呢?


PAGE 3 耶穌肯定著自己的身份
 耶穌踏上了這條孤單的旅程,面對著門徒的背叛,兵丁的戲弄,此刻,他持續接受著審判,宗教領袖們質問著他:「如果你是基督,就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政治性的指控,只要耶穌承認自己的身份,他們就可以宣稱他是革命份子,羅馬政府就可以正式對付他了。耶穌回答他們:「我若告訴你們,你們也不信;我若問你們,你們也不回答,從今以後,人子要坐在權能者上帝的右邊。」耶穌的話中暗示著,到底你們是真想要知道答案,還是其實這場審訊從一開始就已經有了定論,不過他提出自己人子的身份,超越了一切的權柄,這回答也大出眾人的意料之外。


 他們繼續問著:「那麼,你是上帝的兒子了?」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說我是。」他們終於聽見了一個自己想要聽的答案,雖然這個答案是那般的似是而非,但對他們來說,夠了,他們說:「我們何必再要見證呢?他親口所說的,我們都親耳聽見了。」耶穌站立在控告他的人面前,彼得的失敗與耶穌的勇氣呈現了截然不同的對比,彼得的失敗,來自於他無法承受著周圍人們的壓力,加上死亡所帶來的威脅,讓這磐石被擊碎了,但耶穌,卻沒有失去過承擔的勇氣,他認知自己的使命,更認識那位差他來的上帝。


 耶穌的勇氣與堅持,成為了重塑彼得生命的關鍵,是耶穌對自我使命及對上帝心意的認識,讓彼得在面臨失敗而痛哭時,有了重新站起來的機會,這塊磐石,不是靠著他自己有多少的能力,有多少的恩賜,乃是單單因著耶穌的生命在他裡面,起先那只是顆外表看起來強壯,內裡卻非常空虛的石頭,如今,他成為了真正的磐石,為要堅固那已經四散的門徒,建立屬於基督的教會。


PAGE 4 我們已得著了新的身份
 最近一位在鄉村服飾的壯年牧師驟然離世,留下師母及兩個學齡前子女,讓凡是聽到這消息的無不感到悲傷,紛紛邀約著要去參加告別禮拜。在這個事件裡,引發了網路上許多討論,因為多半的人都不知道他有什麼樣的身體狀況,怎麼會一下子因著感冒就奪走了他的生命呢?同時間,大家也回憶著過往與他一起同工服事的經歷,隨著這些討論串在進行的時候,內心有著無比的感慨,記得有次前往神學院分享,提醒著神學生們,若有認識的牧者在鄉村教會堅守著的話,請不吝於鼓勵他們、關心他們,因為,他們所承受的孤單是少有人能夠理解的。


 隨著交通愈來愈便利,多數人都往都市集中,開車或高鐵很快地就抵達我們的目的地了,倘若我們不是「刻意」的要去探望一些在鄉村服事的牧者,時間過得很快,可能一下子就好幾年過去了,直到突然間發生什麼意外,我們才會意識到,自己應該可以做得更多不是嗎?其實這不僅是在牧者身上,特別對我們在鄉村生活的每個弟兄姊妹也都一樣,沒有刻意的去問候、去關懷,時間一下子就飛也似的過去了。我們需要學習一個新身分的轉換,是一個思考的轉換,從只為自己想,到多為他人想一點,要明白到,一個簡單的決定,都可能影響人的生命。


 我們原就如同彼得一樣,是一顆頑石,拒絕去聽上帝的聲音,當然更拒絕聽他人的聲音,只會拍胸脯的保證自己所做的肯定是對的,而這樣的保證一點都不可靠,我們需要讓耶穌成為生命的中心,讓我們這顆頑石能夠轉變為真正的磐石,人們能夠因著我們的行動而得著祝福,因著我們願意分享,使得人們被耶穌基督連結起來,成為真實的教會。


結論
 認識到自己的身份與使命,才能夠真實成為他人的祝福,否則我們就僅是容讓這個世界的價值與周遭人們的壓力來左右自己,信仰就成了裝飾品而已,耶穌挑戰著眾人,勇敢的向這世界的勢力說不,而向上帝說是,因著如此,我們的生命將能夠被重塑,將得著嶄新的價值,讓生命這條看似孤單的道路不再充滿絕望,而是活出真實的盼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