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路加福音十六:19~31
前言
我們要如何認識到一個人被什麼樣的價值觀所影響呢?只要從他到底關心些什麼,到底把時間都花在什麼樣的事情上,大概就可以略知一二了;同樣的,只要審視一間教會所推動的事工,跟所關心的人事物,大概也就可以知道,這間教會的弟兄姊妹是否對耶穌基督的教導有感,能否實踐上帝國的使命了。從無感到有感,從知道到實踐,感覺起來只是一小步,其實中間有非常大的鴻溝,要跨越,並不是一件易事。
PAGE 1 財主看不見拉撒路的缺乏
耶穌一而再再而三的向人勸說悔改的信息,從一個浪子的悔改,到一個不義管家的悔改,都顯明了上帝拯救的行動,超越了人的想像。接續著,耶穌提到一個非常有錢的財主,他的穿著一看就讓人感覺到所費不眥,舉手投足間就散發出一種時尚的氣息,無論他去到哪裡,都引來鎮上人們的注目,所舉辦的派對,可是整個社區的一件大事,即便人們被他排除在社交圈之外,都還是會討論著這財主又做了些什麼事,毫無疑問的,他是一個風雲人物,所有的鎂光燈都集中在他身上;而在這財主的門口,有一個窮人拉撒路,他渾身長瘡,只能吃財主飯桌掉下來的碎屑,那麼多有錢的人進出財主的派對,都沒人問候過拉撒路一句話,對他們來說,他是個隱形人。
有一天,拉撒路死了,他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後來,那財主也死了,沒想到,兩個人的處境起了大逆轉,那被放在陰間受苦的財主,舉目看見了亞伯拉罕,又看見了他懷裡的拉撒路,開始大聲喊叫著:「我祖亞伯拉罕啊,可憐我吧!請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沾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焰裡,及其痛苦。過去拉撒路怎麼樣跪求在他的門前乞討,都只能夠分到一點點的碎屑,財主的眼睛長在頭頂上,完全看不見拉撒路的苦,但此刻卻顛倒過來了,財主飽受陰間的苦,倒是看清楚拉撒路了,期待著亞伯拉罕派拉撒路來拯救他。
不料亞伯拉罕的回應,讓他心更涼了半截,亞伯拉罕告訴他,孩子啊,你應該要回想,自己生前的時候享過福,一切的榮華富貴、奢華宴樂從來沒有離開過你,享受著眾人注視的眼神,看不見拉撒路的苦,當他真的有需要時,你把它當作是隱形人一樣,連正眼都不看他一下,現在他在這裡得安慰,你卻受痛苦了。另外,在你們與我們中間有一道非常大的深淵隔閡,要人從這邊到那邊是不可能的。在過往的生命裡,財主只看重自己的需要,從不去關心那些窮困的人家,如今,得要付出代價了。
PAGE 2 在今天,我們也看不見人的缺乏
當我們正覺得財主會有這下場是活該,大快人心的時候,同時間恐怕我們也得問一下自己,倘若拉撒路也躺臥在我們的家門口,我們會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他呢?拉撒路代表著所有貧窮的、有病的、被剝削的,以及世上所有卑賤者的命運,每一個社會無不運用各種可能的手段,要把這些不好的氣味都去除掉,所以我們的醫院病床一位難求,安養院永遠都是排隊候補的一大堆,窮人就被送到貧民窟,把所有的垃圾掩埋起來,只要眼不見為淨就好像沒事了,可是卻從來無視造成這些人缺乏的原因,我們把他們當成隱形人,對他們的處境無感,自然也就沒有了愛。
我們會很自然的把自己所擁有的財富與地位視為理所當然,畢竟是靠自己的手一磚一瓦所打造出來的嘛,但就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所累積的財富愈來愈多以後,人開始被錢財掌控著一切,愈來愈對身邊那些生活不好的人起了鄙視的心,認為他們肯定就是不夠努力,才會有今天的結局,無感,是源自於人的自私,只看重自己的享受,只關心自己的事情,將他人的事情都當成耳邊風,認為自己對社會沒有一絲一毫的責任,反正那些清除垃圾的事情,只是一些特殊職務或行業者的職責,不干自己的事。
無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們都不知道,自己只是小小的一個動作,或者拒絕了人的邀請,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多一點點的慾望,可能會讓多少人身陷在絕望裡,怎麼樣都爬不出來。當然我們會覺得,事情真的有那麼嚴重嗎?很遺憾的,在一個共同生活圈裡,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他人造成影響力,我們覺得沒關係、不經意的舉動,都可能傷害了一個人,因為當眼裡只有自己的時候,周遭的人有很大部分都成為了隱形人,結果可能到了要付出代價的那一刻,我們才會知道過去可能真的錯了,但一切,恐怕都為時已晚了。
PAGE 3 耶穌提醒眾人悔改的行動
財主聽到亞伯拉罕這麼一說,心都涼了半截,知道自己得為著過往在世時所做所為付上代價了,但他忽然間想起,自己的家裡還有五個兄弟,都跟他一樣過著奢華的生活,當過往他們在一起享樂的時候,根本就不會注意到身邊有像拉撒路這樣的窮困人家,等待著他們伸出援手,他深怕如果沒有人去提醒他們,好好改變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就必然就落入跟他一樣的結局,在無比的黑暗中受苦,遍尋不著出路。因此他請求亞伯拉罕,是不是可以打發拉撒路到他的家裡去,警告他五個兄弟,以免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
亞伯拉罕回應這財主:「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從了。」他急切的說:「不!亞伯拉罕啊!假如有一個人從死人中到他們那裏去,他們一定會悔改的。」他明快的回答,因為他過去也是這樣,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教導常常在會堂裡聽到,可是自己從來就不願意好好的聽從,並且實際改變生活模式,所以他覺得,只有一個從死人中復活的人過去告誡他的弟兄,人才有機會好好的悔改。只可惜亞伯拉罕回應出了真實的情況:「如果他們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人從死人中復活,他們也不會信服的。」
耶穌這些比喻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喚起人好好悔改,歸回到上帝的道,法利賽人在會堂裡傳講信息,教導摩西的律法,也分享著先知的教訓,可是自己一點都沒有把這些道當一回事,講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享受著名聲與地位,卻絲毫不管那些社會底層的窮困人家,連續三個比喻,耶穌都挑戰著每一個會眾,好好悔改吧!唯有從此刻開始做出改變,我們才能夠得著滿滿的恩典,否則就算是一個真從死人中復活的來告誡,再明顯的神蹟出現在面前,當人的心是那麼剛硬的時候,是永遠不可能聽進去的,那無比的深淵就等著我們了。
PAGE 4 我們已得著悔改的信息
復活會產生悔改嗎?看起來好像非常困難,一個復活的人傳講信息,反倒引來更大的對抗,就如同一個真實要活出、實踐信仰的人,反倒讓眾人覺得他是個怪人,為什麼要做一件跟別人不一樣的事。悔改,是一個最難聽進去的字眼,雖然我們可能從小到大,每個禮拜都坐在這裡敬拜上帝,但我們卻從來沒有認真的把上帝的話語聽進去,我們都以為自己懂,自己有信仰,可是當我們認真的想想,在生活中的大小事,自己真的有把上帝當一回事嗎?是否真的覺得每一天,都倚靠上帝所賜下的恩典來活呢?當人一點都不覺得自己需要悔改,對信仰無感的時候,恐怕那就是我們最接近這財主命運的時刻了。
在忙碌的生活裡,或許我們會做一些靈性操練的功課,在聽了講道信息以後,開始深深的為自己浪費生命而感覺到懊悔,但這都只是第一步而已,絕對是不夠的。心境可以培養,情緒也很容易被操縱,關鍵還是在,我們如何修正自己的生活,走一條跟隨耶穌的道路,倘若從來就不願意身體力行,那信仰對我們來說,永遠就只是個虛幻的迷幻藥而已,口頭上說認罪悔改,可是卻仍舊不把上帝的話語當一回事,每遇到服事就只想要推託,不願意多花一些時間預備心等候上帝,我們說自己是基督徒,信仰很好,很熱心,可是基督真的跟我們有關係嗎?
很多生命的功課,我們早就都知道了,關鍵是,到底要不要做而已,從無感到有感,乍看之下好像是一小步,其中兩者中間是一道無比深淵,教會硬體設施的改造,差別也是到底要不要勇敢地進行破壞與重建,做下去,自然會有不方便,也會遇到困難,但卻也有著嶄新的成果,如果不做,光用頭腦想,所有的事情都不會發生,也不可能真實的經驗到上帝。同樣的,我們每個人要真實經歷上帝,該怎麼做,其實大家也都知道了,唯一的差別就是要不要去修正自己的生活,要不要好好的把上帝的話語當一回事,去行了,我們將會體會到信靠耶穌的甘甜,不去行,那怕從死裡復活的耶穌站在面前,我們都仍舊不會當一回事的。
結論
能夠看見每一個生命的缺乏,包含我們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仰功課,倘若我們一直無感,對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絲毫沒有任何意識,對身邊人們的困境一點都沒有憐憫的心,沒有付出實際的行動,那麼信仰對我們來說,就只是口號而已,耶穌邀請著我們,以實際悔改的行動來活出符合復活生命的價值,讓生命不斷的更新,讓身邊的人對我們有感,對教會有感,對耶穌基督有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