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8日 星期三

耶和華的同在帶來力量

經文:士師記六:11~16
前言
 前些日子聽到有牧師分享,這個時代裡人數多、經費足的教會遇到的難題,恐怕不亞於什麼都欠缺的教會,因為經費太多,教會很苦惱著到底要如何使用才不會虧欠上帝,結果每個人的意見不同,就很容易駐足不前;當然,很多欠缺的教會同樣很容易被眼前的限制止住了前進的步伐,一旦停下來,人就很難繼續看見上帝的恩典,凡是遇到挑戰的時候,就會開始用各種藉口來推託,不願意去承擔責任,這正是顯出了自己對上帝的信心不足,自然也就離上帝的祝福很遙遠了。

經文釋義
 當以色列人進入一個黑暗時期,每個人都以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來行事,上帝的誡命對他們來說就像是耳邊風一樣,當他們被異族欺壓到受不了,呼求上帝的時候,憐憫的上帝差遣了士師來帶領他們,讓他們從被壓迫回到平安的日子,可是一旦安逸下來,以色列人的老毛病就出來了,認為一切都沒有關係,繼續按著自己的想法來做,這一次他們被交在米甸人的手裡,米甸人有強大的軍隊,毀壞著他們的農地,讓以色列陷入了非常窮乏的狀態,日子快要過不下去,忍受不住了,他們只好再一次的呼求耶和華的拯救。

  五月大麥豐收的季節到了,倘若以色列人願意遵從上帝旨意的話,他們是可以歡歡喜喜的迎接收成的,但因著他們離棄了上帝,他們陷入到生活的困境中,有一個人名叫做基甸,他的行蹤非常詭異,打從出門開始,就東張西望,深怕有人發現他的身影,一直到他抵達醡酒池,到底基甸在做什麼呢?原來為了食物的緣故,他只能盡可能的躲避米甸人,不然一旦被發現,恐怕就會有禍上身,來到醡酒池裡面,他選了個隱密的角落,在那裡打麥子,基甸這名字有「殺戮者」的意思,可見父母對他的期待是要成為一個戰士,然而此刻這種鬼鬼祟祟的行動,好像跟這名字很難連接在一起。

 當基甸打麥子的時候,他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並且暗自得意的覺得,應該沒有人像我一樣聰明,想出這方法吧!沒想到他的行蹤完全逃不過耶和華的視線,耶和華差派了一位使者,從基甸出門的那一刻,就緊緊的跟隨他,直到現在,使者向基甸顯現了:「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基甸聽到這一呼喊,真是嚇了一大跳,而且他現在的一切舉動,跟大能勇士這個稱號有著十萬八千里的落差,但耶和華的使者所稱呼的,豈不就是他名字所透露出真實的價值嗎?基甸有點氣憤的回應:「如果耶和華與我們同在,我們怎麼會遭遇這一切的事情呢?我們的列祖告訴我們:『耶和華領我們從埃及上來』,那現在呢?祂奇妙的作為何在,把我們交在了米甸人手裡。」

 耶和華轉向著基甸,說:「去,靠著你這能力拯救以色列脫離米甸人的手掌。我豈不是已經差遣你了嗎?」上帝揀選人的方法與地點總是非常奇特,一個鬼鬼祟祟躲藏在醡酒池背後的人,怎麼樣都跟領袖的形象有著相當大的落差,基甸自己也是這麼相信著,所以當他聽見耶和華要他去拯救以色列人的時候,頭一個想法就是:「怎麼可能!」米甸人那麼的勇猛,我這麼的微小,他回答耶和華的使者:「主啊!請容許我說,我怎能拯救以色列呢?看哪,我這一支在瑪拿西支派中是最貧寒的,我在我父家又是最微小的。」

 外在的限制,讓基甸深信自己是沒有能力可以對抗米甸人的,他們勇猛好戰,七年來,以色列被他們壓迫的喘不過氣來,基甸當然期待有一天以色列可以揚眉吐氣,可是如果沒有足夠與米甸人匹敵的戰力,是要怎麼有可能戰勝他們呢?所以他「提醒」著耶和華,我們這個支派是最弱小的一支,而我就是最微小的那一位,要挑也挑那比較強壯的嘛!基甸選擇要與他名字的意義分道揚鑣,他認為自己不夠資格當個戰士,但耶和華卻告訴他:「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敗米甸,如擊打一個人一樣。」是的,真正得勝的關鍵,不在乎外在的力量有多麼的強大,而是完全在於耶和華的同在,有祂的同在,就有力量,就能夠勝過那看起來高大的敵人。

神學應用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使命,那是上帝所特別賦予的,沒有任何人能夠奪走,也沒有任何人能夠取代,這個使命是困難還是簡單,其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因為可能我們覺得很簡單的事情,對另一個人來說是非常的困難,這會隨著每個人不同的成長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經歷而有變化,按照我們的經驗,上帝所給予我們的使命,應該不會是那種自己覺得輕而易舉可以完成的,相反地,一開始往往都是那種我們覺得非常困難,怎麼伸手去勾都好像勾不到的目標,所以當我們被上帝邀請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往往是,可不可以請別人去做?接著就開始找各種推託的理由,如同基甸一般,眼光只看見自己的限制,而看不見上帝恩典的豐富。

 上帝的邀請從個人開始,會延伸到整個家庭,當今天我們各個家族能夠一起在教會裡敬拜的時候,我們是否曾想到過,上帝在我們整個家族裡是否放下了些什麼樣的使命呢?有什麼任務是我們需要去完成的。每一年,我們領受滿滿的祝福,那麼有什麼是我們能夠一起回應的呢?很多時候,我們也推託自己的家庭微小,人數不多,這豈不也跟基甸一模一樣,以為自己的家族小,自己又沒有能力,就忽略了最重要的關鍵,耶和華的同在,當我們抬頭看見每一個家庭裡懸掛著的十字架,或者是「基督是我家之主」的時候,我們是否願意真的尊主為大,願意為上帝獻上自己家庭的微薄之力呢?

 同樣的,我們的教會雖然位處在鄉村地區,但在上帝的眼中教會豈有大小之分呢?每一間奉主名所設立的教會,有著祂所託付給我們的使命,為著福音的緣故,勇敢突破我們以為的限制,從人來看,我們或許沒有足夠的經費,也沒有足夠的人力,但若我們有一天有了足夠的經費跟人力以後,還能夠這麼全然的倚靠上帝的嗎?耶和華的同在是我們力量的根源,出於祂滿滿的供應,讓我們能夠在信心的眼界上持續向前行,因著信心,我們能夠不再看自己為微小,反要成就那超乎我們想像的見證。

生活應用
 今天當大家回到教會來敬拜的時候,不知道是否發現了很多教會的改變呢?就在去年七月份的一場颱風,讓舊的牧師館一整排都同時間在滴水,還有牧師館跟圖書室交界的地方,也是進水的十分嚴重,當時跟前來修繕的工人討論過後,工人給了我們兩個建議,一個是把屋頂掀開重搭,另一個是重新改建,無論是哪一個選項,看來都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了,長執為著此事很積極的討論著,最後做出了決定,把舊有的牧師館跟圖書室都一併整建,估算起來的預算,至少要兩百萬元,而那時我們有的建築基金,僅有十九萬元。

 很真實的困境就出現在我們眼前,經費不足,但又不能不動,因為若下一個颱風又往台東這邊來,後果更是不堪設想,毫無疑問的,這是一場信心的考驗,我們若說自己為微小,沒有能力,當然就是原地踏步,可能到今天都還想不出解決方法,但感謝上帝,我們勇敢跨出去了,不在預期中的恩典一個接一個的出現,有弟兄姊妹從網路上得知消息,主動的協助我們募款,更有教會主動的向我們伸出援手,到現在,雖然還有部份欠缺,但已經是十倍的恩典進來了,所剩下的缺口,可能在過年後兩間教會的募款後就差不多能夠補足,若非耶和華的同在,我們什麼也做不到不是嗎?

 一開始只是牧師館整建工程,隨著工程的進行,我們愈來愈做了很多新的規劃與建設,包含著廚房的遷移、圍牆的拆除、鐵皮屋頂的重搭、花架的換新...等還有很多超乎我們預期的小地方,已經不僅是牧師館整建工程,反倒應該說是教會整體空間的再規劃與利用,上帝用一場颱風,提醒著我們,計畫在祂的手裡,拆毀的是上帝,建造的也是上帝,建設完成之後,我們需要更加謙卑的尋求祂的心意,如何在信心上更加倚靠祂,也在每一個行動上更加顯明耶和華的掌權。

結論
 人太容易被外在的限制打倒,其實在我們裡面的力量遠比想像中的大很多,我們每一個人的價值也遠比我們以為的重要很多,那是上帝在創造我們的時候就賦予的價值,也早就把這使命放在我們的身上,只可惜我們常常被各種欠缺捆綁住,誤以為我們是缺乏的,以致於我們看不見耶和華同在的力量,耶和華邀請基甸,勇敢的活出他從出生之際就被賦予的身份,同樣的,今天上帝也邀請我們每一個人,活出我們原本就具備的樣貌,勇敢的承擔責任,有承擔就有突破,從突破裡,我們將擁有著勝過世界的信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