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約拿書第四章
前言
下每一個決定之前,不知道我們會用什麼方法來確認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呢?最簡單的答案是禱告,接著詢問他人的建議,再來衡量著一切情勢,最後做好決定。這是一個非常理想化的決策經過,但很可惜的,我們看到人的生命中多半都是用情緒或者個人主觀的感受來做判斷,許多信仰的角度、理性的思考都被放到最後面,因為,我們想要發洩自己的不滿,透過這些行動來告訴別人,我生氣了!
PAGE 1 約拿對上帝的計畫感到不滿
尼尼微城的百姓真的悔改了!而上帝也改變心意,將原先計畫要降下的災難收回了,眼看著局勢如此發展,約拿生氣了!他很生氣的對上帝禱告:「耶和華啊,這樣的結局不就是我仍在本國的時候所說的嗎?我知道你是有恩惠、有憐憫的上帝,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會改變心意,不降那災難,我就是因為這樣,才急速逃往他施去的啊!耶和華啊,現在求你取走我的性命吧!因為我死了比活著更好!」約拿把他心中的不滿全都宣洩出來了,我早就知道只要到尼尼微城傳講,他們就一定會悔改,上帝你這樣子對嗎?竟然這樣對待我們的敵人,你不是應該跟我們站同一邊嗎?
耶和華回答約拿:「你這樣發怒,對嗎?」約拿沒有回答上帝的問題,他生氣的出城,坐在城的東邊,在那裡為自己搭了一座棚,要看看到底城裡會不會發生什麼事情。在烈日曝曬下,天氣非常的炎熱,上帝很特別的又安排了一棵篦麻,使它生長高過約拿,影子遮蓋他的頭,使約拿免受一切的苦難。約拿感覺到非常的歡喜,原先熱得受不了的天氣,突然多了這棵篦麻樹,讓他可以安歇在這裡,涼風吹來的時候,更是何等的舒服。
隔天一大早,上帝又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祂安排一條蟲來咬這篦麻,致使著它枯乾而死,當太陽再次升起的時候,太陽曝曬約拿的頭,使他感覺發昏,快要受不了了,這一次,約拿真的覺得受夠了,為什麼所有的事情都與他唱反調,上帝你真是太過分,太不夠意思了,所有的一切,都是故意找我麻煩嗎?既然這樣,我倒不如死了算了,所以他大聲的向耶和華上帝喊著:「我死了比活著還好。」這是一位愛生氣的先知,起初他與上帝意見不合,後來他選擇逃避上帝,甚至寧可在海裡死去,一了百了,然後卻被吞到魚的肚子裡,後來好不容易出來以後,又發現所有的局勢都跟想像的不一樣,他真的不能再忍了。
PAGE 2 在今天,我們也對上帝的計畫感到不滿
當很多事情不如自己的想法時,我們會有著什麼樣的反應呢?沒有人喜歡自己的意見不被別人接納,可是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會怎麼去做呢?很多時候,我們的反應與約拿一模一樣,馬上就會用情緒性的語言或作法來反應,然候一旦衝動的去做了些不應該出現的舉動以後,往往後果是很難收拾的,人不斷面對一種信仰整合的挑戰,也就是我們必須要把所信仰的學習用行動表達出來,但很現實的,我們腦袋轉的比嘴巴來得快,嘴巴脫口而出說出來的,又比做出來的快上很多,還來不及回到信仰裡去思想,就已經做了很多傷害性的行動了。
約拿所遭遇到的困境就是上帝的行動應該要照我腦袋裡面所想的才對啊,所以一旦事情完全不照他的劇本去走的時候,他感覺到非常的沮喪、生氣,企圖像耍小孩子脾氣一樣的方式,要求上帝遵從他的意見。其實這樣的情況我們生活中大概每天都在遇到,特別是在一個群體裡,無論是家庭、教會,有時候大多數人的想法與我們不一樣,或者我們自己有一些盲點是從來沒有想過的,但當這意見與自己相左的時候,人就真的跟約拿一樣,一哭二鬧三上吊,企圖操控整個群體,或者講話愈來愈大聲,要讓大家全聽我的。
恐怕我們很難想到,當自己用小孩子脾氣在吵鬧的時候,其實已經犯了很大的罪,我們是用「威脅」的方式要求上帝,也用「威脅」的方式想要操控他人,我們的內心裡都有個小孩子,又哭又鬧,好像說話大聲的就一定會贏。當聽到與自己不同的聲音時,我們需要學習靜下心來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真的有盲點,是不是自己的方法一定都是對的呢?如果我們從來都不去想自己有可能是錯的,那麼,我們永遠都不可能懂得什麼叫做順服上帝的旨意。
PAGE 3 上帝調整約拿的心思意念
當上帝遇上約拿這樣一個愛哭愛鬧的小孩子氣先知時,該要怎麼辦呢?第一步上帝就反問約拿,你這樣子生氣,對嗎?接下來上帝又安排一棵篦麻樹,出現在約拿的身邊,然後卻在一天之後就枯萎了,約拿再次的生氣,又遭上帝反問一次,你因為這棵篦麻樹發怒,是對的嗎?約拿還大膽的回應說:「我發怒以至於死,都是對的!」約拿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去考慮到底說了這些話以後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反正就是跟上帝理論到底就對了。
耶和華回應約拿:「這棵篦麻你沒有為它操勞,也不是你使它長大的,它一夜生長,一夜枯死,你尚且愛惜它,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右手的就有十二萬多人,還有許多牲畜,我豈能夠不愛惜呢?」約拿所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他沒有辦法把「觀念」中憐憫人的上帝,跟「真實」憐憫人的上帝連起來,他知道上帝是充滿憐憫與慈愛,但當他真的看見上帝居然連以色列人認為「邪惡、該死」的尼尼微人都憐憫,他就真的沒有辦法接受,因此上帝才會繞這麼一大圈,想盡辦法要引導約拿認識祂自己。
上帝很有耐心的給予約拿機會,讓他經歷許多特別的事情,為了要幫助他看清楚自己的限制,接觸到內心裡那塊不願意順服的田地,當上帝這段話一說完,約拿沉默著,他不知道該回答些什麼,就像是個吵鬧的小孩被馴服了下來,他需要時間,需要安靜,重新的去回想自己的生命,以及到底自己所認識的上帝究竟是什麼樣子,尼尼微城裡有十二萬的生命,真的比不上自己身邊這棵枯萎的篦麻樹嗎?答案再簡單不過了,只是他需要慢慢的走上整合的道路。
PAGE 4 我們的生命已被上帝調整
天主教神學家盧雲有一個精彩的比喻「讓你的獅子與你的小羊一同躺臥」,他形容在我們生命的裡面有一隻小羊,也有一隻獅子;靈性的「成熟」,就是能夠讓小羊與獅子同時躺在一起;你的獅子,便是成年後的你,是野心勃勃的自我,正式你採取主動和做出抉擇的自我;不過,你還有另一部份,就是那充滿恐懼、脆弱的小羊,就是需要情感、支持、肯定和餵育的你;倘若你只注目在你的「獅子」,將會發現自己氣力耗盡而枯乾;倘若你只專心在你的「小羊」,將會因為需要滿足受人關注而成為受害者;靈性生活的藝術,正是要同時且完全肯定你的獅子和小羊,當你的獅子和小羊能夠自在地、無懼地躺臥在一起,耶穌基督降臨所要建立的和平國度,便開展了。
我們每個人的頭腦裡都裝著信仰的知識,但這知識要真正的轉化為我們的生命,是需要時間,也需要不斷被調整與塑造的,大多時候,我們都太快的用自己有限的情緒、判斷去處理事情,以致於我們不但活不出耶穌基督的樣式,甚至更會讓人覺得一個基督徒怎麼會這樣,約拿的故事顯露出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原型,我們都有很自私的部份,也都有想要操控上帝的部份,更會想要用孩子氣的方式去爭取自己所要的,漠視他人的需要,上帝塑造約拿,同樣的,上帝也塑造我們,就藉著發生在我們周遭的一切事物,祂對我們說話,給自己一段空白吧!誠如約拿最後的空白,那是一段內在澄清與整理的時刻,停下腳步,不急著回應,情緒將會過去,而成長卻是真實的。
結論
約拿就像是個頑皮鬼一樣,上帝說應當要如此行,他就偏偏不要,繞了一大圈以後,最終仍需要好好的沈澱,想想到自己的信仰到底是什麼,同樣的,我們與約拿其實沒什麼不同,對信仰都有種叛逆的想法,可能到今天我們都還不願意遵從上帝的旨意,但那位熟悉我們,比我們自己都還要認識我們的上帝,總是會運用著特別的手法,讓我們深知祂的計畫,更新我們,塑造我們,為的就是要讓我們成為祂盡忠的僕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