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成為服事典範的教會

經文:使徒行傳二十:17~38
前言
 上週在小新星夏季學校親子禮拜中,我們學習到非常多的功課,包含著大一點的青少年已經能夠肩負起禮拜服事的責任,而小朋友也都幾乎能夠坐著參與整場禮拜。一直以來,教會總是習慣把兒童跟成人分開聚會,當然一方面是為了控管禮拜的秩序,但同時也失去了讓孩子能夠學習成人如何敬拜上帝的機會。聯合禮拜的操作,讓兒童與成人能夠彼此學習,也告訴我們,其實每個人都能夠成為服事的典範,幫助他人一起在上帝的道進步。

PAGE 1 保羅憂慮著以弗所教會長老對服事的想像有所誤差
 保羅一心要在五旬節前能夠趕到耶路撒冷,他內心也清楚知道,這一趟路過去只怕是凶多吉少,因此特地從米利都打發人前去以弗所,請以弗所教會的長老能夠過來見他。兩地單趟的路程就需要兩天,保羅起碼就在此滯留了五天,可見他十分擔憂著,以弗所教會的長老若是對服事的想像有所誤差,不明白教會領袖的本質為何,整間教會在面臨極大的壓力之下,很容易就會走偏,失去真實的生命力,不再有辦法成為耶穌基督的見證。

 如同耶穌當時向門徒發表臨別演說一般,保羅在此也向以弗所的長老們道出他內心的憂慮,更向他們表達,從今以後他們將無法再見他的面了。透過這麼一個令人感到悲傷的會面場合,保羅再次見證著,服事上帝的僕人需要學習走一條受苦的旅程,也唯有透過去乘載這些生命的苦,才能夠真實的陪伴每個需要的人,深刻認識耶穌基督的拯救。保羅服事的形象對以弗所長老是一非常重要的提醒,他邀請著長老們再次回想,自從保羅抵達的亞細亞的那一刻開始,是如何謙卑,以眼淚服事主,經過各樣的謀害與試煉。

 保羅所要傳遞的訊息,是無論猶太人和希臘人,都應當在上帝面前悔改,信靠主耶穌的大能,朝向耶路撒冷的路程,雖有各樣的捆鎖與患難,但他不以性命為念,而是單單要走完他的路程,完成主耶穌的託付。典範,對教會領袖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太多時候,人都按照著自己的想像來服事,縱然有各樣的能力與恩賜,卻忘記了要與主連結,這是保羅期待以弗所的長老們可以肩負起的責任。因著上次所發生的暴動,保羅無法再踏進以弗所,以免行程遭受耽延,只能藉此短短的相聚勸勉。

PAGE 2 在今天,我們也面臨著教會領袖對服事的想像有所誤差
 前些日子在參與會議討論到神學生實習教育的問題,多數牧者同工抱持的看法是一個神學生應當在接受神學教育的過程裡,盡可能地去不同大小、不同地域的教會實習,培養多元的視野,如此未來在成為傳道人以後,才能夠有更為寬廣的格局投入事奉。但也有大型教會的牧者提出截然不同的見解,以醫學院的學生來比擬,實習在教學醫院才能得到好的教導,他們哪裡會去小診所實習呢?因此他認為,神學生應該派到愈大型的教會,看的東西才會多,能力才會卓越。

 乍聽之下這樣的見解好像非常有道理,但仔細一想,恐怕問題都出在我們對教會領袖的想像有所誤差。隨著台灣教會界瀰漫著一股追求人數增長的大教會潮流,領袖訓練就忽略了基礎課程,包含每日的讀經靈修,事工的細部規劃,對每個服事工場的認識,觀察當地人的需要,辨識出每個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文化屬性,進而發展出不同教會的在地特色等,都是今天所欠缺的訓練。同時教會愈來愈習慣把年輕族群跟成人區分開來禮拜後,年輕一代看不見敬虔的典範,自然愈來愈抓不到服事的真諦。

 每年暑假幾乎所有的鄉村教會都會迎來各種不同性質的短宣隊、偏鄉服務隊,很多人按著自己的想像設計教案,卻忽略了當地究竟有些什麼,需要的是什麼,導致福音隊不再是福音,反倒是一場災難。所有在教會裡的弟兄姊妹也是一樣,我們對作為一個信徒的想像,對服事的想像會是什麼,倘若沒有站在一個穩定的根基上,熱心缺乏知識就會成為一種逼迫,成為福音的阻礙而不自知。

PAGE 3 上帝運用保羅成為服事典範勉勵教會領袖
 保羅大膽使用著自己的經歷成為教會領袖服事的典範,這當然是因著他深信,自己緊緊抓住上帝的旨意,沒有一絲一毫的退縮不傳給眾人,甚至勇敢的向大家作證:「你們中間無論何人死亡,罪不在我。」他勸勉著長老們,聖靈既然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上帝的教會,這是何等大的使命,因為教會是耶穌基督用自己的血所買來的。未來,必定會有惡者的攻擊臨到教會,甚至連教會中間都會有人走歪斜的路,引誘門徒跟從他,所以保羅邀請著長老們謹記他以三年晝夜不停流淚勸戒的樣貌,唯有上帝的道能建立你們,堅固教會。

 同時,保羅也交代著教會如何運用金錢的觀念,他告訴長老們自己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或衣服,他靠兩隻手工作來供給自己及團隊的需要,未曾拿過教會的任何資助。保羅凡事以自己給長老們做榜樣,為要讓他們知道該如此勞苦,好扶助軟弱的人,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保羅期待著教會能夠將金錢用在需要的地方,以實際的行動表達對弱勢族群的愛。

 說完了這些話,保羅和大家一起跪下來禱告,眾人都痛哭,抱著保羅的頸項跟他親吻,因為那句「以後不會再見到我的面」,他們感到十分傷心。保羅與以弗所長老們的道別,表達出他對教會領袖們最深切的期待,未來即便保羅無法再與大家相見,真正重要的是他所留下服事的典範,這是保羅從上帝所承接的使命。長老們需要跟隨這份腳蹤,在支持、照顧與保護羊群上,扛起自己所當肩負的責任,好讓教會能夠繼續站穩腳步,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

PAGE 4 我們已被鼓勵成為服事典範
 每一個跟隨耶穌的人,都被呼召來成為服事的典範,好叫人藉我們的生命看見福音。推動小新星夏季學校的過程中,我們愈來愈看見一種正向循環在整個社區裡發酵著,今年隨著升國一的學生們開始學習如何當老師,可以期待的是未來會有更多六年級畢業的孩子們也願意扮演著這角色。來出隊的花蓮大專學生們,連帶著要承接更大的挑戰,除了預備好課程教案外,同時間也需要學習扮演服事的典範,好讓這些孩子們能有榜樣,知道能夠如何去陪伴更小的弟弟妹妹,讓一代傳承著一代,塑造更多未來的老師群。

 同樣的,志工家長們的典範,也是令人非常感動的一環,他們願意付出自己的時間,投入在照顧小朋友的行動,並與教會的姐妹們合作,為一百多位孩子們預備點心,這是一個重要的見證。家長們會從教會的姐妹身上看見服事的典範,而參與在志工行列的家長們,又繼續向社區的家長們見證著,當每一個人都可以付出一小點時,集結起來就會是一股很大的能量,不知不覺在身教與言教上都推著孩子們往前走。

 「施比受更為有福」,教會接連下來舉辦著好多重要的活動,不是沒有收費就是完全不去張揚自己的功勞,單單為著公眾的利益而付出,這就是在今日台灣這塊土地上所缺乏的價值。太多時候,教會過於重視自己的好處,導致著福音無法深入於這塊土地,去影響在地文化,教會領袖的培育若是僅把焦點置放於外顯的技巧,更會落入膚淺的危機。我們需要看見上帝持續興起眾多服事小人物的典範,好叫教會能肩負起信仰傳承的使命,一棒接著一棒,繼續扶助軟弱的人群,享受在基督裡的祝福。

結論
 教會無法只靠某幾個重要的領袖就好,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學習成為服事的典範,串連起更多人的參與,如此教會才會真實能夠帶出新的生命力。而一間教會需要在社區中行出「施比受更為有福」的典範,推動著社區一起為這塊土地耕耘,上帝的祝福自然而然就會豐富的臨到每個人身上,讓耶穌基督的福音落地生根,創造新的文化,創造新的可能。

 

2017年7月9日 星期日

走過「意外」的教會

經文:使徒行傳二十:1~16
前言
 每一年暑假的開始,教會接待著花蓮大專的學生們來此兩個禮拜,要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頂著炎熱的氣候去挑戰繁重的服事,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或許也從這樣的經歷裡,我們可以稍稍體會到,初代教會時期保羅及他的宣教團隊一直在旅行,去到不同的地方傳講福音,在適應不同的處境與生活模式會遇到多大的挑戰,而在每一個宣教地所遭遇的「意外」,也常不是出發前就能夠預備完全的。

PAGE 1 猶推古的意外讓教會措手不及
 以弗所城的騷動平息之後,保羅繼續開始他的宣教旅行,他常常返回到過去的宣教地,因著他在每一個關鍵地區留下了能夠承接使命的同工,因此福音往往在當地都能夠得著很大的進展。保羅去到不同的地區,就在那裡勸勉眾同工,為的是讓他們的信仰得以不斷的深化,不僅是透過知識的傳遞而已,更包含著保羅自身的宣教經驗,鼓勵著每一個夥伴即便遭遇各樣挑戰,都不致感到沮喪,可以獲得新的力量,勇敢度過許多考驗。

 當保羅去到特羅亞後,眾人在七日的第一日聚會擘餅,這一天是猶太人每週工作的第一天,也是基督徒慶祝復活的日子,聚會的氛圍相當歡欣。保羅因著隔日要預備起行,就在那場聚會裡為大家講道,他愈講愈是起勁,直講到半夜,有一件意外發生了。一個名叫猶推古的年輕人,名字的本意是「好運」,卻在那時發生極大的不幸,或許因著工作太過於疲憊,保羅的講道又過於冗長,使他不自覺的沈沈睡去,忽然間,在沒有任何人注意到的時候,他從三樓摔了下去,當旁人連忙扶他起來的時候,發現他已斷了氣。

 年輕的軀體從天而降,伴隨著一堆砂礫,「好運」霎時成了「厄運」,歡欣鼓舞的氣氛轉而被死亡的陰霾掩蓋,一個人的死亡,彷彿讓所有的時間都凍結了,眾人默默無言,完全不知該說些什麼,也絲毫無法去思想,究竟為什麼發生這麼一件悲劇。生命的轉折,往往不是任何人所能夠預測,危機,總是在轉瞬間就向教會襲來,不住考驗著教會該如何繼續向前行。

PAGE 2 在今天,我們也常因著意外而感到措手不及
 每個人都想要維持生活的平靜安穩,然而,人生卻常是由各樣不同的意外所組成,很多事情的發展,不是我們自己所能夠掌握的。有些人從小被預定好要讀什麼樣的科系,從事什麼樣的行業,但就偏偏發生了些什麼樣的意外,讓他們的路起了非常大的轉折,反倒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過去一個禮拜的夏季學校,我們看著這麼多的孩子來到教會,一起唱詩歌、聽故事,快樂的在這裡玩耍著,如此豐碩的成果,卻是從一場「意外」開始,八年前花蓮大專的出隊臨時喊卡,正值措手不及,不知該如何反映的時候,上帝悄悄地預備這一場長達好幾年的大戲上演。

 當然,即便聽了再多,人總是抗拒「意外」的,因為我們喜歡聽好消息,不想聽壞消息,哪怕壞消息有可能轉變成好消息,處在那種兩難且掙扎的過程,著實令人感到一點都不舒服。矛盾的是,倘若生命中沒有任何的意外發生,沒有任何的壞消息,我們又豈能夠感受到,那份好消息是多麽的令人雀躍,讓人得以為之一振,改變每個人對生命的態度呢?

 人永遠需要學習去培養困境中的耐性,即便是何等不舒服,何等措手不及,我們都需要真實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並深信上帝必然同在,必然帶著我們越過每一個艱難。「好」與「壞」的中間僅僅是一線之隔,我們總是被許許多多的價值觀所綁架,被生活中的忙盲茫所束縛住,每一次參與禮拜、聆聽上帝的話語都好像愈來愈索然無味,如猶推古一般沈沈睡去,抓不到未來的可能性。

PAGE 3 上帝賜給教會復活的能量面對每一次意外
 正當教會處於震驚之中,不知該如何去看待猶推古的死亡,保羅默默地走了下去,貼近這個少年人,伏在他身上,又抱著他,轉頭告訴大家說:「你們不要慌亂,他還有氣呢!」話一說完,保羅又轉身上樓去,眾人呆若木雞的停留在原地,沒有任何一人敢去查驗看看,究竟猶推古目前的狀況是如何,同一時間,保羅又繼續原先的聚會流程,擘餅、吃了,又講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天亮才離開。
 這一個夜晚,對教會來說是何等的漫長,一樁沒有預期的意外,打亂了眾人的心,保羅卻依舊淡定的傳講著信息,繼續主持整場聚會直到末了。隨著曙光乍現,一切就好似得了新的希望,他們再次貼近猶推古,發現到他真的活了起來,凍結的氛圍得到化解,死亡被復活的能量所擊敗,每一個弟兄姊妹的心,都體會到了聖靈所賜的安慰。「好運」是因著上帝的大能方得以降臨,轉化每一個厄運,讓每一次禮拜的聚集,都帶出生命的喜樂。

 結束這一場聚會後,保羅再次踏上宣教旅行的征途,他已是一位有十足旅行經驗的傳道者,遷移的速度非常快,要趕在五旬節前抵達耶路撒冷。宣教旅行始終是趟冒險的道路,乘船是否會發生船難,是無人可以預測的;去到不同的城市,會遭遇到什麼樣的逼迫患難,更是還沒抵達前不可能得知的;而就算得著了教會接納,保羅又會面臨何等的福音任務,計畫全在上帝的手裏。在每一個「意外」裡,保羅不斷學習看見上帝的帶領,也因著復活基督所賞賜的能量,他得以有動力的迎向每一天。

PAGE 4 我們已得著復活的能量
 每一年的暑假,我們推動著夏季學校,迎接每一個孩子來到這裡學習,一個舉辦多年的活動,最害怕的就是尋求穩定,只按著過往的計畫去執行就好,不再期待任何的「意外」,進而就失去得著恩典的機會。對照八年前,除了孩子愈來愈多之外,今年上帝確實預備了非常多的祝福在我們中間,有松年的姊妹,也有中壯年的姊妹協助服事,再加上好多社區媽媽成為志工,細心的注意孩子們的每一個環節,帶出非常多的感動。同時間,從夏季學校畢業的學生們,轉而成為各班級的小助教,大的開始陪伴小的,成為他們的榜樣,與花蓮大專的團隊們一起學習成長。

 更有意思的,當小朋友愈來愈多,禮拜堂內舉辦晚會已然塞不下的時候,靈機一閃的顛覆空間思考,我們嘗試把屋頂當成是舞台,讓所有的孩子們都在廣場上唱唱跳跳,一個開放的行動向整個社區宣告,這是屬於全社區的小朋友活動。過去的這一個多禮拜來,從紀錄片首映會的爆滿,我們發現整個鎮的熱情似乎慢慢被點燃起來;從這麼一大群孩子的歌聲裡,透露出了新的希望,那復活的能量不斷推動著我們,勇敢去創造全新的未來。

 每一個「意外」,都是我們經歷上帝的機會,原先在洽談要出隊的短宣隊因故無法成行後,在很緊急的時間內,大家開始構思著一個全新的可能性,以招募志工來參與工作假期的方式,組織一個具有多樣性的團隊,藉由深度的認識新港,去思考如何舉辦青少年營會。一開始還存著顆忐忑的心發出招募的訊息,沒想到網路上的迴響一下子就十分驚人,這讓我們回想起,幾年前因著同工離職,開始規劃宣教同工的方案,就這樣陪伴了五個年輕的生命;如今因著短宣隊觸礁,或許又是另一個新的契機,讓我們感受到,那復活的能量一直推動著我們去冒險、去經歷上帝的恩典。

結論
 復活的故事,總是讓人充滿能量,也讓人充滿新的期待去迎接每一天。透過每年暑假的夏季學校,我們從每個孩子的身上看見不同的創造力,一點一滴的,他們在蛻變與成長。而每一年來到新港的大專生們,也一次又一次的被挑戰,不要停在舊有的思維,反倒要去期待每年都有不同的「意外」,看見上帝的恩典是如何領著我們往前走,當我們愈深耕在這塊土地時,那結出的果實將會讓我們更加感受到生命的喜悅!